[高校品牌]南京师范大学
data/attachment/category/201303/31/135450vnjmznllglhnsojn.png分类:高校品牌
口号: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
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学校正着力建设“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并为今后建成“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徐悲鸿、高觉敷、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4103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5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52人,副高级职称887人;专任教师180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391人,博士研究生972人,硕士研究生7009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65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4905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391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12.2万册,电子数据库87个。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2011年获批成为研究生院试点建设单位,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覆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8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师范大学将深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为江苏省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为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市文苑路1号
电话:86—25—85898966
网址:http://www.njnu.edu. rootwatch.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