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短管 发表于 2013-4-7 22:14:19

[非物质文化]汉阴短管

data/attachment/category/201304/07/221415yqg2g2qwg4gatg6c.jpg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汉阴短管主要流传于汉阴民间祭祀活动中,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由安康恒口回族民间艺人白师(生卒年不详)用短管到汉阴来演奏陕南花鼓而流入汉阴,被当地祭祀活动所吸收,引进而流传至今。
    短管又称“七寸管”,竹制成,长约七寸,一般直径约二公分左右,正面有七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发间部分由芦苇经过烤、磨、扎等工序制成发音哨。由于所用竹管粗细不同,发音高低调子有别。短管在祭奠活动中、音色明亮,如诉如泣,委婉动听、富有本地特色,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短管在祭祀活动中演奏陕南特色曲牌60余种,常用曲牌10余种。其代表曲牌有《放风筝》、《两头慢》、《西方赞》、《撇妻》、《五句子》、《一根扁担》、《剪金花》、《雪花飘在沙窗外》、《担水》等。伴奏乐器有小鼓、钹、铙、大锣、小锣、铛子、板鼓、木鱼等,短管在打击乐的配合下,在祭奠活动中作为人声演唱的重要伴奏乐器。短管主要在民间祭奠活动中演奏,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而祭奠活动空间狭小,随着民间祭奠活动日见衰退,演奏员减少,短管处于濒危镇地。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45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物质文化]汉阴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