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品牌]中国早胜牛之乡
data/attachment/category/201305/05/103211xcu17ut41uqcx4y1.jpg分类:乡品牌
口号:暂无
简介:早胜牛是全国优良牛种之一。其特点是成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好,颜色黑红发亮显得精神威武,站时昂首挺胸,卧时四蹄不露,产肉多,肉质好,远销海外。
甘肃庆阳市牛产业协会
早胜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甘肃省庆阳市宁县18个乡镇的25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4′~108°42′,北纬35°25′~37°10′
早胜牛是甘肃省优良地方品种,因产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塬而得名。其养殖历史悠久,据史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当地就广为饲养,群众爱称其为“东牛”。1959年首次参展西北农业展览会,并作为地方良种牛—“早胜牛”进行推介,一时名噪。曾入编西北农学院主编的地方高等院校《养牛学》教材和甘肃省中小学常识课本,1983年又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2002年注册了“东紫”牌商标。早胜牛体躯高大、口呈方正,骨骼粗壮,肌肉丰满,肉役兼用。被毛以红色或紫红为主,站立时前肢端直开展,呈外向姿势,卧息时四肢收拢于腹下,俗称“四蹄不露”。其特点是遗传性稳定,耐粗饲,易饲养,抗逆性强,出肉率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闻名遐迩,享誉陇上。
近年来,宁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把早胜牛作为全县上下倾力抓促的“头号产业”重点开发。全力实施数量扩张、冻配改良、加工增值、营销带动、饲草开发五大工程,2012年底,全县养牛总量达到28.7万头,建成万头养牛乡镇7个,规模牛场24个,发展养牛重点村61个,规模户4766户,建成暖棚牛舍8200座2.3万间,种植紫花苜蓿30.54万亩,年青贮饲草20万吨,全县养牛农户达到5.2万户,占总农户的48%,农民人均养牛收入328元,牛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联系:庆阳
0934)8633501、8633505
网址:http://www.zgqingyang.gov.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