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 圣轩文化:中华姓氏丨孟姓
本帖最后由 东方雅 于 2017-11-30 11:45 编辑百家姓 | 圣轩文化:中华姓氏丨孟姓
圣轩文创
百家姓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姓氏概况
据2015年人口统计,当代孟姓的人口已达三百三十多万,列在全国第七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7%。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约占孟姓总人口的21%。
姓氏起源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卫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其子孙以其字为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
2、出自姬姓。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弑君篡位失败逃到莒国。后于抓回途中自杀。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庆父共仲虽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孟氏族人尊奉孟轲为得姓始祖。
3、少数民族本有之姓。
姓氏风范
庶兄称孟孟共仲 孟氏郡望历城东明视悉心雪耻恨 三年回报争祖荣孟轲战国思想家 孔孟之道儒学宗孟获诸葛七较量 心悦诚服归大统诗齐王维孟浩然 时称王孟一代风孟郊潦倒沉吟诗 郊寒岛瘦非平庸海马元末大起义 南锁红巾十万众居长为孟当远大 高歌猛进急流中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名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邹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人物,后人尊称其为亚圣,留世有《孟子》一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EN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