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公益 | 余光中先生的春晖情缘
乡约公益 | 余光中先生的春晖情缘
2017-12-15 黄湘 春晖行动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春晖情缘。去年12月,陈敏尔同志在贵阳清镇职教城为1000多名贵州青年演讲时说,“说到乡愁,我们最深刻的记忆,最早先的记忆,从文学上从书上看到的就是余光中《乡愁》这首诗。这个都是我们熟悉的描述乡愁的话语。……乡愁是现在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去记住的一个话题。”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深刻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叶落归根情结。 惊悉余光中先生仙逝,悲恸之余,不由得回忆起七年前对余老先生的那次专访。本文作者(右一)和余光中先生合影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余光中先生的思乡情怀和春晖情结,2010年5月中旬,受贵州团省委春晖行动发展中心和基金会的委托,我和春晖行动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李乐东先生以及《报得三春晖》摄制组,从贵阳前往宝岛台湾,对余老先生进行专访,余老先生在高雄的寓所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谈话围绕共青团贵州省委创意发起的春晖行动“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的宗旨展开。 采访过程中,余老先生还用不是很熟稔的“贵州话”告诉我们:抗日战争期间,因躲避蔓延的战火,他曾随母亲逃难路经贵阳、安顺、黄果树以及兴义等地,辗转去了重庆,他期待着有机会能故地重游。 远离故乡的游子,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飘流到孤岛上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 基于这样的情怀,余老先生高度评价了春晖行动“唱响《游子吟》,传颂春晖情”“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的感人创意。他说,春晖行动作为一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传承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促进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与交融、向世界推广中华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并以“文化中国”的共同价值取向,激发海内外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余光中先生欣然命笔,为春晖行动题词: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2010年5月28日余光中先生为春晖行动题字
(本文作者系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春晖行动宣传片《报得三春晖》已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乡约公益 | 余光中先生的春晖情缘[太阳][太阳][太阳]
余光中先生对大乡约生态体系战略合作伙伴春晖行动的公益事业称赞有加,并欣然题词[太阳][太阳][太阳]
http://www.rootwatch.com/thread-230864-1-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