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 圣轩文化:中华姓氏丨安姓
本帖最后由 东方雅 于 2017-12-28 09:17 编辑百家姓 | 圣轩文化:中华姓氏丨安姓
百家姓
源自轩辕望出武陵
姓氏概况
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九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4%左右。
姓氏起源
1、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黄老哲学与方仙道文化的传人,后人以安姓为氏。
2、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3、以国名为氏。汉代有安息国王子入华改姓。唐代西亚、中亚有“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回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4、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的安姓。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在渤海国时即有此姓。
姓氏望族
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 朝阳) 杂胡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后更名禄山。他懂蕃语,身体魁伟,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养以为子,后升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安期生:琅琊人,相传曾跟从河上丈人学仙术,常在海上卖药,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
姓氏家训
务根本凡人无论朴秀,要当以根本为急务,如《家箴》所云能遵而行之,慎终如始,则上不愧为贤父兄,下不愧为贤子孙。承先启后之道兼而尽之矣。
勤教戒子弟之贤,半由父兄之教,凡我族人,均宜随时训迪,免召祸患。
慎婚嫁男婚女嫁,只取匹配相对。如系同姓,即隔属不得联姻。一姓子孙,十百年来不无迁徙异籍,概谓同姓不宗,结为婚姻,安知非祖宗骨血一脉而来,渎伦伤化无逾于此。
正妇道妇人以柔顺为主。
重祖墓祖宗坟墓体魄所安,为人子孙,须思身所自来、毋稍疏忽,或远或近,皆宜亲诣之,应有碑界者。
恤孤家亲房远族皆祖宗一脉而来,凡无嗣坟墓,权远者,固难清查,属在附近,须随时巡视,以免侵凌。
慎附葬死生一理,葬法不可不知。凡合葬一处,昭穆男女不得错乱,不得陵其上,不得踞其前。
珍谱煤谱牒所载,皆先人遗迹与同族要件,关系甚巨,收藏不可不密,保护不可不周,毋得污坏、霉烂、典押、遗失以及轻借与人。倘有不肖子孙、视为不足轻重,任其污毁散失,查出重惩议罚。
姓氏图腾
氏图腾是原始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是他们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则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
EN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