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贵 发表于 2018-3-2 20:30:16

祖源文化杂谈 | 知识与学问




http://www.rootwatch.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01/20/201522d4iwe0480x0b7xb8.jpg
祖源文化杂谈 | 知识与学问



   毎一个人对社会的万亊万物和一切耳目接触的古今中外之人,都有个从不知到知,从粗知到深知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各自大脑思维得出对各个物、亊、人的印象,在脑细泡中存下来,而人的记忆有个温故而知新的反反复复修改过程。因而人老了很多自认为重要的人、物、事还能记得,而一些不重要的事物和人却记不得了或记不准确了,需要慢幔回忆,因而一切回忆录就应辩证看问题。

   辩证一:经历就是财富,老人的经历则是珍贵财富。各级文史部门都应广开文路,应有计划地发动中老年人写事物及人的回忆录,对青年人应敲励他们写经历日记。
   辩证二:用证人、证物等旁证来验证其历史回忆的真假,至于说是为了自已或他人某些目的而有意造假,还是因年岁大久而无意为假。因旁证也可能为假,即使由司法手段进行了认证,错判也不能完全排除。好在现今少了以权代法,而且有错必纠。

   所謂学问:一是学,一是问。好学必好问,学习知识少不了问,问也是学,问本身就有学问。说一个人有学问是对一个人的概要评价。对人的准确评价就要辩证了。

   辩证三:说某人是某方面的大师可以,但在一些知识面很广的某领域 (如国学) 称大师,则可能名有而实不全。有人说:真正的中国国学大师还没有玶出来。只有某方面的国学大师。

   辩证四:知识有真知识,也有假知识。有善知识,也有恶知识。有美知识,也有丑知识。尽管丑、恶、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美、善、真。但转化是要时间和人、财、物成本的。

   一个人知识面广,学问精深是很难很难的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祖源文化杂谈 | 知识与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