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臻文化 | 美女新农人用“无人机”种地,效率提升240倍,月净收十万
飨臻文化 | 美女新农人用“无人机”种地,效率提升240倍,月净收十万
互联网创业者经常抛出一句话来洗脑我们“这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个人有些不认同
觉得应该是
“当新时代快速来临时,就是来给你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果不能,它和你再见了也不可惜”只是年轻人会更快速的拥抱新时代和新科技的来临抢占了先机
现在一大批新技术也开始下沉到农业无人机目前是应用比较热门的一种被更多90后新农人应用于生产领域
戎梦雅是新疆哈密第一批把无人机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农人创业者
每年5月到10月,上百个电话打到戎梦雅的手机上,邀请她的团队为田里的作物做植保。创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服务了15万亩棉田,团队已经发展到10人,月入净10万+。 90年代初的时候戎梦雅的父母是第一批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从河南来到新疆开垦务农到现在已经20多年种植了4000多亩的绵田
每年9月是绵农最忙的时候也是热闹最头疼的时候棉花采摘最需要工人4000亩棉田需要400名工人花两个月的时间采摘棉田里的“人海战术”对于棉农来说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负担4000亩棉田光采摘成本就要花400多万人工成本压力非常大也正是这个原因戎梦雅的父亲对于能提升效率的机械总愿意第一个吃螃蟹因此一有机会戎梦雅都缠着父亲带她去参加大型农业机展在一次见识中接触到了植保无人机 英国留学期间,戎梦雅玩过无人机可见惯了拖拉机植保的她从未想过无人机也能植保这让她意识到农业智能机械化一定是未来升级的方向
2016年初,大疆推出首款植保无人机戎梦雅兄妹俩花费很大精力才买到一台开始了“无人机”+农业的创业无人机怎么飞?药剂怎么配比?飞行速度怎么设定?兄妹俩一无所知好在家里有的是棉田兄妹俩划出一片试验田,又分成几个区块开始了药剂配比的测试寻找药效最好的方案反复试验后戎梦雅和哥哥发现一亩地要打一升的药水无人机的速度控制在4米/秒—4.5米/秒高度保持在植物上方2米左右就能打出最好的效果戎梦雅和哥哥先给自家近4000亩地全都植保了一遍
无人机植保迅速传开了一拨又一拨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想看看无人机植保能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扰 面对这些困扰戎梦雅和他哥哥一起为棉农算了一笔账
拖拉机植保是人工植保效率的20倍,而无人机植保则是拖拉机植保效率的12倍。拖拉机植保时带来的损耗率在5-7%左右,按1000亩计算,按7.5元/公斤的收购价算,仅损耗这一项,使用无人机植保一年就能增收15万元。
拖拉机还只能在白天作业,但是每年七八月份的哈密,午间地表温度高达50℃,高温导致药物蒸发,同时害虫幼虫会躲到叶片底部,这让植保效果大打折扣,而装备了避障雷达的无人机,能在夜间作业,杀灭效果更胜一筹。
(无人机在夜间工作)
另一个决定性的优势则是节水。新疆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哈密人均水资源量更是只有全疆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拖拉机每植保一亩地,需要耗水500公斤,无人机却只要100公斤。 拖拉机植保的优势在于价格,只要4元/亩左右,无人机植保价格却要8元/亩。按1000亩棉花地,一年6次植保用无人机要多花24000元。按减少损耗和节约比起来,无人机的植保费用并不高。
无人机植保的优势,很快被棉农认可订单量也节节攀升2016年6月戎梦雅购入第二架无人机到了9月,机队规模扩大到了4台 从一辆皮卡车、一架无人机和10块电池起步戎梦雅和哥哥在5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哈密下辖的十个镇、二十七个乡哥哥戎晶喆当飞手戎梦雅则负责配药、换电池等后勤工作最忙的时候父母也被他们拉到地里帮忙
“最忙的是采摘季,打脱叶剂的时间集中在20-30天内,我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一整个月都回不了家。”戎梦雅说,那段时间团队的所有人,都活得很像“野人”。
2016年年底
戎梦雅和哥哥在哈密周边地区作业7万多亩赚回了4台无人机(一台植保无人机加电池售价接近5万元)和1台皮卡车的成本
去年戎梦雅的植保队伍继续扩大他们聘请了专业的飞手,又添置了2架无人机“最大的成本就是添置了2台无人机但去年已经植保了7万亩左右的田地仅植保收入就在56万左右”戎梦雅说
未来缺口30万的新职业 戎梦雅觉得,无人机植保在新疆还大有潜力可挖,“整个哈密有100万亩棉花地,一年至少植保6次,等于一年需要植保600万亩棉花地,去年一整年我们团队植保了7万亩左右,只占了整个哈密市场的1%,市场根本没有饱和。”2017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2896.61万亩,如果全部采用无人机植保,将产生一个超过10亿元的新市场。
在无人机植保迅速蹿火的同时,飞手也变得越来越稀缺。每到新疆棉花采摘季,全国各地无人机植保作业队的数百个飞手们,都会开着车,带着近1000架植保无人机如候鸟迁徙般奔赴新疆,一如过去的麦客。
“目前新疆有60%的棉田,都是外地植保队做的植保,本地有规模的植保队屈指可数,飞手非常紧缺。”戎梦雅决定扩大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每年五六个月的植保期,将业务扩张到无人机销售、飞手人才培训和植保。
去年5月,兄妹俩成为大疆农业哈密地区代理商,并在哈密当地开店售卖植保无人机。戎梦雅的主要工作,也从植保一线转到销售、售后、培训等工作上。
“去年一年,我们就卖出了30台植保无人机,还负责后期的维修。我建了个微信群,可以随时回复新飞手的各种疑问。如果我们自己遇到新的问题,也会在解决后分享给大家。”戎梦雅说。
因为有丰富的棉田植保作业经验,戎梦雅也成长为农业植保课程讲师,亲自教授飞手培训课程,“飞手的培训对我们很重要,一方面是售后服务链条中的一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团队物色好的飞手。” 让农民活的更容易 戎梦雅的梦想是创建哈密地区农业生态链,继承家族的事业,守护好这片农田; 让农业变得更科技化、智能化,让广大农民活的更容易。
无人机+农业的市场未来2017年,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达2万架。预计3到5年后,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大概会有10万架,植保无人机飞手缺口至少30万人。
而未来10年,无人机+农业将拥有上千亿的市场。在接下来的10年中,这些潜在的需求许多都可能转化为真正的收入。精准农业将会获得这个市场大部分份额。
飨臻文化 | 美女新农人用“无人机”种地,效率提升240倍,月净收十万[玫瑰][玫瑰][玫瑰]
互联网创业者经常抛出一句话来洗脑我们
“这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个人有些不认同
觉得应该是
“
当新时代快速来临时,
就是来给你解决实际问题的,
如果不能,
它和你再见了也不可惜
”
只是年轻人会更快速的拥抱新时代和新科技的来临
抢占了先机
……
http://www.rootwat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587&pag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