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百家姓
›
Z
›
郑氏宗亲
›
【郑氏宗亲】江南布衣二郑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郑氏宗亲】江南布衣二郑
[复制链接]
1183
|
0
|
2010-11-9 12: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江南布衣二郑
“江南布衣二郑”之誉,是曾任汉口道的丁潜生对安庆清代嘉庆年间名画家郑珊、郑琳两兄弟的尊称。
郑珊,安徽怀宁人,研究绘画的人都知道,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是其弟子,郑珊曾对黄宾虹面授“六字诀”,谓画须“实处易,虚处难”。此训一直铭记在黄老的内心深处,成为其日后顿悟绘画真谛的不朽“座右铭”。郑珊不但山水工妙,所绘墨梅,亦清气古雅,似得元人之遗貌。
郑琳(1819—1899年),字牧山,回族,世居城南登云坡(登云坡相传系汉代之“盛唐山”),善人物、山水、花鸟,最工指墨画。安博藏有其梅花、花鸟琴条数件;安庆“迎江禅寺”文物馆也藏有他的人物指墨画精品。
郑氏兄弟出身寒门,从十几岁始,便挑担沿街叫卖米蒸糕为生。两兄弟自小喜爱书画艺术,常留连于安庆“梓橦阁”裱画店驻足欣赏,痴迷地用手临摹裱板上的名家画作。兄弟俩虽幼年废学,然二人感悟绘画的秉性很高,只要见过的名家画作,无不烂熟于胸。无力购买文房纸墨,宁可忍饥挨饿,也要将卖米蒸糕的微薄所得,从裱画店伙计手中换回些残笔剩墨,以资学画之需。他俩就是凭着这股矢志不移的刻苦精神,而步入画坛成功之路的。
他们的勤奋不苟,画名渐渐为世所重。一时间,争购预订其画者甚众。安庆远近闻名的茶庄“富贵楼”,就是郑家兄弟和名书家胡竹芗(安庆胡玉美酱园创始人之一)常在一起吟诗作画的场所,富贵楼因此而声名大播。
郑氏兄弟的绘画造诣不仅皖省有名,省外闻名前往索画者也络绎不绝。在售画中,他们与汉口道丁潜生先生成为莫逆之交,过往甚密。丁相住安庆数年,与郑氏兄弟一起盘桓敲诗论画,“江南布衣二郑”之名皆由丁氏所赠。
笔者有缘,藏有郑琳人物指墨立轴一幅,设色纸本,画通高168厘米,宽46厘米。原画为四屏,另三屏早失,留此一屏,实属不易。内容为《老子出山图》,家仆手推自制的小木车,在蹭蹬不平的山路上徐徐缓行,那吱吱作响的木车,丝毫无碍坐在车轱辘上的老子,其微闭双眼,一副清风道骨的仙态,颇为悠然自得。背衬挺健新篁细筱,笔墨晕染适宜,扶疏蓊郁,风姿楚楚动人,更觉清雅高节。家仆面容精工细致,胡须飘动毫丝毕现,神态善目脱俗。老人仙容,笔法古劲,其风格近八怪黄瘿瓢、指画名手高铁岭之神韵,自然之法已臻堂奥之室。
布衣二郑,早年废学,故画作中无多题咏,就是有,也只为寥寥年名款。皖省胡杰(竹芗)与郑氏兄弟私交甚厚,时作诗跋于画中,以助诗画合璧之妙,令人遗憾的是这幅画中未见璧合之作,稍有遗憾。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zdq021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