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工商大学

[复制链接]
查看1815 | 回复0 | 2010-11-11 15: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工商大学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有着辉煌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党和国家领导人程子华、姚依林等同志曾先后兼任学校前身校长。学校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所以名为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原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于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原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北京工商大学现为中央与北京市共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学校名称  
 中文名称:北京工商大学

  中文简称:北工商


  英文名称: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英文缩写:BTBU

  学校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所以名为北京工商大学

学校性质  中央与北京市共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成立时间  1950年

校训  求真 立德 勤奋 创新

地理位置  北京工商大学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

  良乡校区(本科生主校区)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

  阜成路校区(研究生、留学生、部分本科生、高端培训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33号

  白云路校区(继续教育校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13号

  嘉华学院校区(独立学院校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路甲1号

学校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
  
北京工商大学原校徽

展,学校现设9个学院、1个系、1个教学部;拥有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研究基地;学校现有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43个;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6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学校现有博士生16名,硕士生1401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1904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747名。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万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校确立了把北京工商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多科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教育部召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全体委员投票确定: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果为“优秀”。

  校总占地面积82.6万平方米(合1239亩),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55亿元。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5万平方米,截止2010年5月底馆藏中外文文献238万余册,其中纸本文献155万余册,电子图书83万余种,另有中外文报刊2200余种。“十五”时期以来,全校思想统一,抢抓机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完成了阜成路校区改造和良乡校区一期等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其中良乡校区新建面积达25.7万平方米。良乡校区的建成,为莘莘学子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现有教职工1311人,其中专任教师79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18人,副教授317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分别为280人和3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3%。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市级人选5人,北京市特聘教授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3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10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3个,北京市人才强教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9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7人,北京市优秀教师8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76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8人。截至目前,学校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27部,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名师6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 学校重视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力度,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芬兰、瑞典等国52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师生交流的合作关系。2005年,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委托,学校成功举办 “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系列报告会。同时,学校还开辟了国外实习的新途径,先后派遣多批次学生赴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Hertfo-rd College)进行国外考察实习,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通过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强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007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会研究确定,学校通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检查验收,评定结果为“优秀”!

  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贾庆林李岚清刘淇陈至立等先后到该校视察指导工作,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经常来该校调研并指导工作。 学校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历史沿革  1999年6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工商大学。同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北京工商大学。1999年6月12日正式挂牌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59年轻工业部干部学校并入,1964年河北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工学专业)并入。1970年,北京轻工业学院迁往陕西,与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和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组建,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原校址迁回复校。1998年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并入。学校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轻工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主要输送到轻工业系统的工厂企业、管理部门和科学研究机构。

  北京商学院创建于1950年,先后隶属于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前身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建于1950年初,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建于1953年7月,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1961年商业部将两个部直属学校一北京制冷专科学校、北京药品器械专科学校并入该院,设有商业经济、制冷、药品器械三个系。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其中制冷系下放到洛阳制冷机械厂(1980年5月在原北京商学院制冷系和天津市财贸学校基础上建立天津商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北京商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建立较早的专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

六十校庆  六秩风雨厚重积淀,十年苦心鼎故革新;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砥砺耕耘才俊满园

  2010年6月12日 是北京工商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日,
  
60周年校庆标识“腾飞的工商”

是北京工商大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机遇,是凝聚人心、再铸辉煌的新起点。[1]

  为该校发来贺电、题词的领导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为该校发来贺电[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同志为该校题词[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该校发来贺电[4]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为该校发来贺电[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为该校发来贺电[6]

  发来贺信的兄弟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江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农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兰州商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

  发来贺礼的兄弟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台湾实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北京农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

  出席校庆庆祝大会的领导和嘉宾:

  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嘉宾: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谢经荣同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潘蓓蕾同志,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朱光耀同志,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傅惠民同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级顾问张善梅同志,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张建明同志,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同志,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同志,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同志、北京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讯部副师杜洪玉同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主任闵学冲同志、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副区长李丽萍同志。

  出席庆祝大会的兄弟院校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河北经贸大学副书记、副校长纪良纲、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张美云、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晚云、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慧君、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山东工商学院院长刘全顺、江南大学副校长纪志成、安徽财经大学校长丁忠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田禾、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谊平、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君、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籍之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高锦宏、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王慧敏、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焦福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北京理工大学 副书记、副校长李和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李林曙、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冉楠、北京交通大学 副校长张星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忠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倪志恒、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付志峰、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黄先开、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廖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赵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杨汉平、北京印刷学院书记郑吉春、北京印刷学院校长曲德林、中科院软件所所长李明树、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陈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北京物资学院校长王旭东、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长郑文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杜林、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张李玺、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杨勇、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林世选、河南工业大学校长王录民、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曲振涛、湖南商学院院长唐未兵、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鞠兴荣、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书记肖任贤、兰州商学院党委书记王肃元、大连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杰威、山东经济学院院长郝书辰、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刘灿、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曹小红、河北工业大学校长 傅广生、天津商业大学校长刘书瀚、武汉工业学院校长曾祺林、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潘祖和、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校纪委书记吕君芳、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张英海、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林蓉蓉、爱尔兰国考克大学校长迈克尔• 墨菲先生,中国工程院陈克复院士。

  该校对口支援学校嘉宾:四川省什邡市南泉中学校长车毅。

政要与学校  1957年5月7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该校57届毕业生和全体教职员工。

  1963年,郭沫若先生为北京商学院亲笔题写校名。

  1963年5月6日,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贺龙、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该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县社主任培训班全体学员。

  1965年9月4日,时任商业部部长姚依林来校作“为革命办学校,办一个革命化的学校”的报告。

  1965年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接见该校师生员工。

  1965年12月28日,姚依林批示印发北京商学院实施半工半读的教学总结,作为当年全国商业厅局长会议参考文件。

  1966年7月26日,江青、戚本禹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会见反工作组的学生的代表。

  1966年7月29日,江青、陈伯达出席撤消北京轻工业学院工作队大会。

  1987年9月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同志到北京轻工业学院视察工作。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视察该校并参观学校科研成果

  1990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为北京商学院题词

  1994年12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

  1995年3月和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先后为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题词

  1997年9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北京轻工业学院题词

  1999年6月12日,时任北京市市长刘淇同志出席北京工商大学成立大会。

  2002年7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来校视察。

  2002年12月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与该校师生交流。

  2006年4月18日,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视察该校良乡校区。

  2007年2月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同志视察我校。

  2008年6月19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携夫人来到我校,看望并慰问自己的老师夏德钤教授、胡家耀教授及昔日同事虞廼符老师。

  2010年5月1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同志为该校题词:办工商特色大学,育一流经济人才。

  2010年5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为该校60周年校庆发来贺信。

  2010年6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来该校调研。

编辑本段
院系设置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下设经济学系、贸易系、金融学系、保险学系、财政学系、统计与计量经济系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下设基础化学、化工原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教研室、化学化工实验中心、中水实习基地、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下设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工科)、工科实践中心、物理教研室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下设计算机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应用数学系,教学实验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下设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物流管理系、会计学系、财务管理系、MBA教育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设法学系、社会工作系、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艺术设计系、数字内容系、艺术传媒实践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下设英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国际汉语教学部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内设全国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全国塑料加工工业培训基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工商大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技术中心、《中国塑料》杂志编辑部、中试基地

  北京工商大学体育教学部

  下设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

  北京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下设学院暨招生办公室、教育管理办公室、学籍管理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教育培训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独立学院)

  下设金融与贸易系、财务与管理系、语言与传播系、基础教学部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

  下设学科建设和学位管理办公室、招生管理办公室、培养办公室、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科学研究  学校积极推动面向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科技工作,在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8项,国家“863”项目9项,国家“973”项目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45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图书奖1项,国家期刊奖1项,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高校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7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454项。学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2009年科研经费达7500万元。

  近五年学校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28部,发表论文5068篇。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塑料》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这些刊物学术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多次获奖。同时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为核心期刊《精细化工》的联合办刊单位。

学科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  物流管理 金融学 会计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财务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学 应用化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应用经济学(一级) 会计学 民商法学 环境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食品科学 材料加工工程 企业管理
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  会计学 金融学 应用化学 自动化 广告学 法学
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北京工商大学目前有2个一级学科和3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控制工程硕士、化学工程硕士、机械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物流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材料工程硕士)授予权,具有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资格。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应用经济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020104西方经济学
2经济学理论经济学020101政治经济学
3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5产业经济学
4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8统计学
5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6国际贸易学
6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3财政学
7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4金融学
8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7劳动经济学
9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1国民经济学
10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9数量经济学
11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02区域经济学
1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020210国防经济学
13历史学历史学060105专门史
14管理学工商管理120202企业管理
15管理学工商管理120203旅游管理
16管理学工商管理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17管理学工商管理120202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18管理学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
19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20专业学位工商管理120280工商管理硕士(MBA)
21法学法学030105民商法学
22法学法学030107经济法学
23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4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25专业学位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JM)
26文学新闻传播学050301新闻学
27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8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9工学计算机科学技术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30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
31专业学位工程硕士430111控制工程
32工学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3工学机械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34专业学位工程硕士430102机械工程
35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4应用化学
36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3生物化工
37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食品科学
38工学 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2环境工程
39工学 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1环境科学
40专业学位工程硕士430117化学工程
41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著名学者  北京工商大学院士:

  孙宝国院士:2009年12月2日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院士为北京工商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我国著名香料专家。孙宝国院士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最年轻的院士,是我国食品行业、日化行业的唯一院士,是北京市属市管院校培养的唯一院士。

  陈克复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教育部轻工与食品领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庞国芳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食品科学检测技术学科专家。我国检验检疫系统第一位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国际AOAC(美国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研究导师、资深专家

  赖其芳 我国著名玻璃、陶瓷学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陶瓷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杜春晏创建我国第一个胶体化学研究室和制革鞣料试验示范工厂,培养我国第一批制革和胶体化学人才

  黄肇兴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钟香驹著名化学家主持我国第一台羊皮纸加工纸机的设计、安装、投产工作

  夏德钤 著名自动化专家

  贺名仑 著名营销学专家、中国大陆市场营销学的开拓者之一

  梁小民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

  胡家耀 著名自动化专家

  徐学鹿 中国大陆商法开拓者之一,首创国内第一个商法教研室,商法本科专业,设国内首家商法研究所

  张以宽 我国当代著名审计学家、会计学家、我国最早从事审计理论研究的学者

  雷渊超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导航学会名誉理事、我国舰载惯性导航系统的最早研究者

  王福成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刘恩禄 著名会计学专家、中国会计学会荣誉理事

  曹 冈 著名会计学专家

  谢志华 著名财务专家、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有红 著名会计学者,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理事

  王 斌 著名财务学者

  何明珂 著名物流专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教育部普通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王国顺 著名管理专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兰 苓 著名营销学专家、 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

  林永和 著名就业指导与心理素质教育专家,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

  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香料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咸味香精分会理事长

  陈克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

  庞国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

  孙家跃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常委、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新材料评审组长

  汪 苹 著名环境工程专家,全国政协委员

  韩力群 著名自动化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

  刘载文中国轻工业协会自动化委员会委员,北京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王绪瑾 著名保险学专家、教育部高校经济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胡俞越 著名期货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洪 涛 著名商业专家、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批发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朝鲜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市场调查研究会常务理事

  杨德勇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曹显兵 著名数学考研辅导专家

  李仁玉 著名民商法专家、北京市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刘人岛 画家、艺术评论家、雕塑家、艺术经济学家、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知名校友  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潘硕健 原中国金融学院院长

  苏志平 原首都经贸大学党委书记

  谭国民 原西北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肖正扬 原大连工业大学校长

  杨 谦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纪良纲 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蔡文浩 兰州商学院副院长

  彭进清 湖南商学院副校长

  朱艳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院长

  李明树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俞亚明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院长

  肖泽忠 英国Cardiff University 会计学教授

  苏晨汀 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洪营 清华大学教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蒋三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

  汤谷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财经院校商业财会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龚光明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财务与成本分会常务理事

  温孝卿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委

  张仁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管理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

  李文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一级演员

  金 轶 2006年荣获北京市检察系统“十佳公诉人”,2006年全国“十佳检察官”。

  蒋祖祺 原中国银行副董事长、副行长

  朱光耀 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韩葆珍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潘蓓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叶荣宝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赵子忠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党组副书记(85物价)

  卢 彦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

  陈绍鹏 联想集团亚太和俄罗斯区总裁

  王 昕 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刘晓光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

  张 蓝 俏江南餐饮集团董事会主席、中国商业联合会餐饮分会会长

  石金凯 中国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林 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施炳丰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姚荣江 新疆凯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黄晓明 美的集团副总裁

  覃 荣 广西中烟副总经理

  梁伟华 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致公党泸州市委主委

  南存辉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

  张庶平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张淑华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皮业贸易协会副主席

  崔本中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郑舞虹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

  尚强民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

  刘秀敏 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会长

  田民裕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会理事长

  黎志明 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中小企业委员会 、中小企业全国理事会副会长

编辑本段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  孙尧东
校长  谭向勇
党委副书记  卢思锋 张德玉(兼纪委书记)
副校长  孙宝国 谢志华 李朝鲜 张耘 呼文亮

历任领导原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干部学校时期校长  孟用潜1949.12 — 1950.07

  孟用潜(1905-1985),1905年出生,直隶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原名孟坚,又名孟谦,化名曹长清。192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经济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干部学校(现北京工商大学最早前身之一)校长(1949.12-1950.7),中华全国供销社总社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外交部党委委员、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委员、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等职。被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校园风光

  
  
良乡校区正门

  
  

  
良乡校区图书馆

  
阜成路耕耘楼

  
  

  
图书馆前雕塑

  
  

  
工二楼


近年北京工商大学录取分数线
  • 录取分数线
  •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532618555--297本科一批2009490557527--105本科二批2008516593538--279本科一批2008477584512--137本科二批2007528595548--281本科一批2007487569519--192本科二批2006516596535--250本科一批2006481575520--154本科二批2006481575520--154本科二、三批2005486594508--179本科一批2005443589487--165本科二批2004467--------不详2003435--------不详2002460--------不详2001----464----不详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