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百家姓
›
N
›
牛氏宗亲
›
【牛氏宗亲】牛氏祠堂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牛氏宗亲】牛氏祠堂
[复制链接]
1014
|
0
|
2010-11-15 12: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过去牛氏子孙聚族而居,凡是子孙旺盛,村落较大的,往往都要建祠堂,但是历经战乱、“文革”,能够保存下来的却不多,下边列举几个目前保存较好的:
(1)河南省济源市思礼乡西石露头村牛氏祠堂。该村约有2000名牛姓人口,祠堂规模较大,独家院落,有山门三间,正殿五间,配房若干,内有清代牛佺状元来祭祖时为四世祖牛广立的碑、还有打锅十八祖居址碑及其他碑十余座。
(2)河南新密市下牛村牛氏祠堂。此祠堂修建年代较早,清代康熙三年重修,雕梁画栋,建造精致,布局严谨,庄严肃穆,距今已300多年。1993年又重新修建。祠堂对面新修报宅殿三间,装饰得华丽精致,新竖石碑两座,上面镌刻着列祖列宗名字,以牛川为始祖依序排列。1993年农历10月13日,民间组织的中国“打锅牛”第三次研讨会在此召开,到会200余人,是打锅牛后裔的第一次大团聚,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在祠堂前不但有豫剧演出活动,而且有社火、灯球、火把等表演。
(3)安徽省临泉县定庙“牛氏宗祠” 据说此庙附近49个庄都有牛姓人家,人口约2万余人,均为十八打锅牛后代。
(4)山东省鄄城县什集乡前牛楼村“牛氏宗祠”。
此外,河南省荥阳市穆沟村、鄢陵县牛集村、博爱县张村、武陟县温村、沁阳县紫陵镇等地也都有牛氏祠堂。
在即将写完文化遗迹这一部分时,我要特别写一写我的朋友牛守贤同志。他是原经济日报社驻河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1987年3月13日,他到我的故乡济源市采访,并且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访了思礼乡西石露头村牛家祠堂。他“览景而掀动乡思,怀故而催起激情”,写了一首“十八锅牛”诗:
槐树鸹窝古洪洞,心驰神往意飞腾。
眼前常现奔迁路,耳际犹闻打锅声。
十八兄弟六百载,繁衍生息辈重重。
寻祖敬先思立志,慕牛勤耕在业兴。
这首诗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使我看到了文化遗迹的重要作用。牛氏先人们的活动遗迹,在神州大地上,特别是在中原地区,还有不计其数。我们应积极发掘和保护,今人和后人透过这些遗迹,既可以浮想联翩,回忆先人们创业维艰之历程,又可以“以史为鉴”,借以激励自己、告诫子孙,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无愧于先人的贡献。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东风破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