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9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前身之一的天津工商大学在马场道建校,距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1946年建立西方语言系;1964年5月,学校主体前身 ——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后更名为天津外国语专科学校)成立;1965年夏迁至河北省保定市,改名为河北外语专科学校。1966年7月,河北外语专科学校迁到天津市。1970年划归天津市领导。同年与天津师范学院合并。
学校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
中文名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现任校长 | 修刚 | 英文名 |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TJFSU) | 所在地区 | 中国 天津 河西区&滨海新区 | 日文名 | テンシンがいこくごだいがく |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 朝鲜语、英语、日语、俄语 | 韩文名 | 천진외국어대학교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日语基础课程、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 成立时间 | 1964年 | 市级重点学科 | 英语、日语 | 天外校训 | 中外求索,德业竞进 | 主要学科 | 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团队 | 孔子学院 | 四所 | 天津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方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天津,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高等院校,也是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外语院校之一,并日益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外语、外向型人才培养、多元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基本概况学校历史 1979年开始招收英语和日语专业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天津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1]。2010年5月28日,天津外国语大学正式召开揭牌仪式。
197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河北外语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大学外语系与中文系以及原天津师范学院日语系、天津外国语学校日语、英语、俄语等专业的教师和学术力量,成立了天津外国语学院。
历史上的天外
校容校貌 现有2个校区: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总占地面积 1204.88亩。其中,马场道校区地处市中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占地面积209.88亩,校内建筑多为西欧古典风格,造型高雅,校园环境整洁幽静,是天津十景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滨海校区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高教生态园区内,东邻大港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995亩,校园宽阔,湖光映翠,景色秀丽。校园整体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
学校目前下设的教学单位有:研究生部、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非语学院、西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汉文化传播学院、涉外法政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应用外语教学中心、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另外,学校还有按新机制办学独立设置的滨海外事学院,拥有两所附属中学、两所附属小学和一所附属幼儿园。学校在原有单一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了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的29个本科专业,即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韩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斯瓦希里语、意大利语、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教育技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广告学,传播学等专业。现有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12个硕士点。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英语、日语为校级重点学科;法语、俄语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天津外国语大学
学校现有两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国际教育政策研究基地;校级研究机构有:翻译研究所、中外比较文化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美国黑人文学研究所、英语语言教学研究所、莎士比亚戏剧与诗歌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学校编辑出版并公开发行的刊物有:《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和《世界文化》。
办学规模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电化教学仪器设备,现有市级实验室1个,4套国际标准的同声传译报告厅,基础实验室48个,专业实验室14个,语言实验室36个,多媒体教室61个,11个语种25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可以直接传输到教学主楼的所有教室。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拥有中外文数据库41个,其中“英语资源检索中心”等数据库已成为全国英语学科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权威共享资源。 学校还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高级网球场、网球馆和健身房等体育设施,1.1万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即将竣工。学校的网球、击剑、龙舟等高水平运动队,曾在奥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
滨海校区
师资力量 截至目前,学校在校生9000余人(9655),其中本科生8639人,研究生783人;生源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65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58余人,外籍教师50余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83.3%;学校还聘有23位客座教授,99名外聘教师。
目前学校已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朝鲜、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18个国家的70余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积极开展了“3+1”、“2+2”、“4+1”等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相继建立了韩国世宗学堂、歌德语言中心,ESEC(美中教育服务机构)等教育培训项目,日益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外语、外向型人才培养和多元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几十年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广开办学渠道,高质量、全方位地培养了各类高级外语人才,在开展教学科研、拓展专业方向、探索办学模式、培养学生规格、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天津外国语大学
以及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迄今,天津外国语大学已培养出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万余名,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国际交流、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FSU) was founded in 1964. As one of eight such universities in China, it offers a number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programs to Chinese and overseas students of various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The main campus and Binhai campus occupy an area of 1,500 mu with a floor space of nearly 200,000 square meters. Most of its buildings are in the classical and elegant Western European style. The clean and quiet campus is an ideal place for the teaching and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and for foreign studies and academic research.
现任领导 学校党委领导
图书馆
党委书记 李虹
党委副书记 修 刚、王志平
纪委书记 刘翠娥
学校行政领导
校 长 修 刚
副校长 陈法春
副校长 霍志杰
副校长 王铭玉
校训与校歌校训 中外求索,德业竞进
校歌 海河之畔 镶嵌天外
钟楼连五洲 碧湖迎四海
名师齐荟萃 薪火传未来
啊 我爱你 天外
啊 我爱你 天外
中外求索 德业竞进
交际跨文化 外语结纽带
学子搏长空 放飞成英才
啊 我爱你 天外
啊 我爱你 天外
我爱你 天外
天外志愿者服务 天津外国语大学依托强大的外语资源,发挥现有的11种外语语言优势,打造具有天外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大型涉外活动提供了高水平翻译及外事服务。近年来,承担了90%的天津市政府高端会晤翻译工作,70%的大型国际会议同声传译任务。仅英语、日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专业就为天津市完成800余场次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承担了天津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909》大部分翻译和播音任务;承担了开发区网站的外语翻译及更新服务;承担了天津市珍贵文化遗产的翻译工作以及俄罗斯等国家教育政策研究工作。“达沃斯论坛”、“东盟10+3媒体合作研讨会”、“女足世界杯”“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成为展现天外志愿者实力的平台。出色地完成北京奥运会翻译工作,荣获由北京奥组委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翻译事业杰出贡献奖”,15名教师荣膺“中国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学校以外语服务为特色的天外志愿者成为知名品牌,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嘉奖和表扬。
天外与奥运 北京奥组委官员徐达和校长修刚共同为我校成为为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定点翻译单位揭牌。
揭牌仪式
天外奥运人物 谭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佩剑团体赛银牌。
刘子歌 2008年8月14日北京奥运会,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的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刘子歌以2分04秒18破世界记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谭雪
刘子歌
院系设置 英语学院
日语学院
西语学院
亚非语学院
国际商学院
涉外法政学院
汉文化传播学院
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
基础课部
应用外语教学中心
体育部
研究生部
国际交流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滨海外事学院
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 学科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天津外国语大学长期以来坚持把学科建设放在教学科研工作的首位,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由1974年的6个外语专业发展成为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管理学科3大学科门类28个本科专业的办学格局,其中外语专业12个,非外语专业17个。实现了从单一外语学科到多语种、多学科的跨越。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天津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实际,学校现有涵盖六大洲55个国家使用的11个外语语种,是全国外语院校中开设语种较多的高校之一,也是天津市外语语种最齐全的高等专业院校。其中,斯瓦希里语全国仅有3所开设,葡萄牙语仅有6所大学开设,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天津市唯一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此外,根据天津市服务外包发展的需要,还增加了中日联合广告学等专业。
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建校初期学校学生仅有600余人,现在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近万人。学校坚持立足天津、服务全国,招生范围已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生源质量不断提高,13个省市被列入本一批重点录取学校,许多省市的录取分数超过当地重点分数线。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天外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朝鲜语专业连年就业率100%。建校以来4万多名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受到了国家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旅游部门等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和广泛好评。
办学层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至今已培养了27届硕士研究生,是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培养的高校之一,是天津市目前除博士授予单位外唯一获得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单位。现有 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英语翻译和日语翻译两个专业硕士点,开设了36个专业方向。还与国外3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6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天津市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学校为适应天津及滨海新区对高级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研究生专业结构,增设了同声传译、欧盟事务、国情研究、文化研究、经济研究等直接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实用型专业方向。
科研水平的跨越式发展。90年代后期以来,学校不断加强科研工作,重视科研在大学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建成两个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打造为滨海新区发展特殊需要服务的建设平台。校级和院系级研究所达10余个。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省部级科研项目87项。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2项。仅2008年获得了13项天津市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数量名列天津市高校第4名。举办或承办了多场次有影响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学科带头人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高规格会议上发言。
办学条件的跨越式发展。天外校园一直以“袖珍校园”著称,1995年,校园面积仅为153亩。2002年,学校在大港高教生态园区建立了滨海校区,极大地拓展了办学空间。近10年来,校园基本建设突飞猛进。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共占地1040.06亩,校舍建筑面积达到316988平方米,实现了从百亩校园到两校区千亩校园的巨大跨越。学校现有市级实验室1个,4套国际标准的同声传译实验室,基础实验室48个,专业实验室14个,语言实验室36个,多媒体教室61个,11个语种25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可以直接传输到教学主楼的所有教室。图书馆拥有中外文数据库41个,其中“英语资源检索中心”等数据库已成为全国英语学科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权威共享资源。
对外交流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借助语言优势走出国门,与众多知名高校携手前行,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现已同18个国家的63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并先后在韩国顺天乡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法国图卢兹第一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其中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办学规模名列全球第三,其中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办学规模名列全球第三,连续两届被评为“先进孔子学院”。教育部公派的学校中文教师活跃在斐济、黎巴嫩、巴西、韩国、葡萄牙、美国、乌克兰、古巴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学校积极探索“3+1”、“2+2”、“4+1”等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每年派出学生400余人次,聘有外籍专家80余人。每年接收留学生数量600余人次,实现了在更大领域、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对外交流的巨大跨越。
天津外国语大学08-10年大事记 1.天外承办《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第二十四届年会以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2.天外承接北京奥运会翻译服务 京外唯一翻译单位
3.上海世博会天津馆各语种解说员与志愿者
4.天外学子获得 《外研社 全国英语辩论赛》 总冠军
5.天外学子为《夏季达沃斯论坛》进行全程翻译服务
6.韩国顺天乡孔子学院办学规模为世界第三,并且获得《优秀孔子学院》称号
7.天外成为CCTV中央电视台人才培养基地
8.天外成立天津国际发展研究所
9.连续12届获得 《锦湖韩亚韩语演讲比赛》天津赛区第一名
10.天外在法国图一大成立第三所孔子学院
11.2009年9月26日,举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成立45周年校庆活动
12.天外学子为《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担任翻译和志愿者服务
13.天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与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共同举办 《中国梦与和谐社会研讨会》 活动
学校名师风采修刚 教授,1957年7月2日生。现任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天津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日语组副组长。
辽宁丹东人,1982年获辽宁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获吉林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日本武藏野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现任天津外国语学院校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十五国家级立项评委和优秀教材评委会委员,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十大科技青年先锋,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经常代表中国日语界出席并主持国际学术会议,被日本多所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在全国日语界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
程幼强 英语学院院长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应用语言学、WBI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英美文学
工作经历:
2003-至今 天津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
2002-2003 天津外国语学院 教育技术系
1993-1998 天津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担任课程: (本科生)英语口语,英语精读,外语教学理论研究
(研究生)英国文学
发表论文、著作:
程幼强, 《网络教学在中国外语教学的功效》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9。
魏巍 程幼强 何建芬, 2003、3, “远程合作制作教育资源网站的新尝试”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2期 55-57页。
康晓秋 程幼强,2002、2 “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CAI的应用---浅谈‘网络英语阅读与写作'” 《外语电化教学》第83期 26-29页。
程幼强, 2000,“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中国外语教学”,中国 2000 年计算机辅助教学年会,广州。
程幼强, 1995 ,“《哈姆雷特》与《亨利四世》中的父子世界初探”,《莎士比亚文化艺术论》(佟力、韩之栋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71-179 页。
丁耀华 程幼强,译著《上台说话十步骤》,台湾方智出版社,1994。
单体瑞 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现任亚非语学院院长,朝鲜语(韩语)学科带头人。
单体瑞老师常年致力于朝鲜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始终,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学术造诣颇深。常年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讲授了《基础韩国语》、《韩语翻译》、《韩语语法》等多门专业课,他所教授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好评,他所主讲的《基础韩语》、《韩语语法》课程分获市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
他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各专业学科的建设,在他的带动下,通过亚非语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韩语专业成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并在2007年评为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在韩语专业的带动下,亚非语学院其它专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科研工作方面,单体瑞老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科研和教研论文,并出版了《韩国研究》、《实用商贸韩国语》和《韩国语应用文写作教程》等著作。
单体瑞老师在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和实践教学工作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国际交流办学上,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使亚非语学院的国际交流办学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韩语专业学生70%以上都能以各种形式赴韩国留学或实习,斯语专业学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赴东非留学得到落实,阿语专业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实践教学工作上,在单体瑞院长的带领下,亚非语学院先后建立了“三星通讯公司”“LG公司”、“天津一轻集团”等七个教学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学习的平台,而且拓宽了学生语言运用的空间。
他协助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在韩国建立了“孔子学院”,并协助韩国政府在我校建立了“世宗学堂”,为中韩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外,与韩国著名企业三星电机公司建立了“三星电机班”,为韩资企业员工的语言培训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姜雅明 教授,西语学院院长。她多年从事俄语教学、俄语语言学和俄语语言文化学等方面的工作,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曾获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第十、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现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员会委员。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
研究成果: 《试论词重音在俄汉民族语言文化中的地位—心理分析及实验研究》,莫斯科,
俄罗斯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出版,1997.2;
《汉俄语音对比实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5;
“阴阳”学说 --俄语语法研究的新视角,《外语教学》,2002.2;
论俄语教学中连贯口笔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第六届海峡两岸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台湾)
2002.10;
当代中国人与俄国人语言世界图景的主导要素,俄罗斯《语言学论丛》,2000.11;
应用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天外学报》,2004.2;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语言意识探析,《世界文化》,2004.12;
中国学生常见俄语词序错误分析,《中国俄语教学》,2005.2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项目
俄罗斯教育政策研究,市级项目。
李运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日语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市青联委员,师德先进个人。李运博教授申报的《中日两国词汇交流史》获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使我校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承担2项国家级立项的日语学科,对于浓厚我校学术氛围、提升日语学科学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日语学院李运博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9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99年北海道教育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业2003年北海道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课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词汇学
研究成果:
日语借用词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梁启超),《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论集》 创刊号2001,3
梁启超与流入到近代中国的日语借词,《国语国文研究》第118号2001,3
共济网日语借用词向近代中国的流入(梁启超的作用),《2002年度国语学会春季大会发表论文集》
中日两国近代词汇的交流(对梁启超的评价及影响),《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论集》
梁启超作品中的日语借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0卷第4期2003,4
近代汉语词汇与日本新词的交流及影响(梁启超),《国语国文研究》第125号2003,10 专注:以上①②④⑥均被日本著名的论说资料保存会编辑的《日本语学论说资料》
(相当于中国人民大学编辑的“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立项:
天津市教委立项:近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影响(2004,9,课题负责人)
天津市教委立项:外来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2004,9,首席撰稿人)
张晓希 研究生部主任,教授
天津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1982年3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日本武藏野大学 客座教授
研究成果:
论文:
1.时代语境下的中国体育文学《龙仁大学学报》(韩国)2008.11
2.平安日记文学与周边文学《中外比较文学》2005.12
3.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1
4.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日记与日记文学的影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3
5.平安日记文学与周边文学《中外比较文学》 2005.12
6.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武藏野女子大学学报》(日本) 2003.4
7.东亚文化交流-----汉文与口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2. 2
8.日语的意志动词与无意志动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6
9.平安时代的女性日记文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3
10.关于方丈记的主题《日本学论坛》 2001. 1
11.日语复合助词的认定与分类《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 6
12.中日隐逸文学的异同 《中外文化研究与交流》1998.2
13.中国古代诗歌对日本诗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1
专著、译著:
1.《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6
2.《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
3.《日本古代诗歌的文体》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1
4.《终生教育的历程》(合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8
项目:
1.“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09-11)
2.“术语标准化研究与多语种术语对照词典编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07-09)
3.“佛教学术研究名著译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07-09)
4.“中国古代化妆资料整理与研究”(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07-09)
5.“中日市民文学的比较研究”(天津市社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06-08)
6.“关于遣明使——策彦周良的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项目 09.5)
7. “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天津市教委项目07-08)
教材、教参、辞典:
1.《国际日语能力测试试题精解2006-2007)》(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5
2.《国际日语能力测试试题精解2001-2005)》(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6
3.《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09
4.《世界寓言童话故事精选》(主编)2006.05
6.《日语基本词快速记忆》(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2
科研奖:
1.《世界寓言童话故事精选》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优秀教学成果奖:
1.主持的“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和研究”2006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主持的“基础日语”2007年获国家级精品课
3.主持的“基础日语”2003年获天津市级精品课
4.主持的“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和研究”2004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奖情况:
1.2009年2月获获国务院特贴专家称号
2.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2004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4.2005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5.2003年获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6.1996年获天津市高校教学楷模称号
7.1995年获天津市教育工会“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8.1995年获“八五”立功奖章
闫沐新 教授
西语学院副院长、法语系主任
校院级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委委员
全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成果:
论文:
1 、《经济全球化对法国左翼的影响》载《法国研究》(核心期刊) 2006 年第 4 期
2 、《评法国经济增长趋缓的原因》载《法国研究》(核心期刊) 2002 年第 2 期
3 、《语言学革命与法国结构主义文论》载《法国研究》(核心期刊) 1986 年第 1 期
4 、《法国经济:减税刺激复苏》载法国《欧中经贸》 2004 年第 1 期
5 、《评法国财政政策导向:从扩张走向健康化》,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6 、《评拉法兰政府的经济复苏政策》载《欧洲研究在中国:走近法兰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0
7 、《结构主义对法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1 期;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000 年第 4 期转载
8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1 期
9 、《关于法语教学效益的思考》载台湾淡江大学《海峡两岸外语教学论文集》 2000.6
10 、《减税:重振增长的赌注》,中法建交 40 周年北京国际研讨会, 2003.12
11 、《探寻文本中的快感元素》,天津市新世纪外国文学与文化研讨会, 2005.9
译著:
法国 1997 年获 Femina 奖小说:《黑恋》,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6
尤瑟娜尔:《睁开眼睛》(合译),载于柳鸣九主编《尤瑟娜尔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 1989 .7
著作:
《实用礼仪会话手册(中法对照)》(合著), 1995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项目 :
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法语报刊阅读》,主持人, 2004. 11. 完成
天津市教委项目《法语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主持人, 2006.12 完成
校级重点教改项目 《利用因特网改造法国报刊阅读课》, 主持人, 2003.3 完成
校级重点教改立项《利用网络技术改造高级法语视听说课》,第一参加人,在研
王铭玉 1958年6月生,河南洛阳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学报编辑以及语言研究工作,在普通语言学、符号语言学、句法语义、翻译等领域成绩卓著。出版专著一部(《现代俄语同义句》),译著两部(《克里姆林宫密谋》、《克格勃全史》),辞典一部(《俄汉俚语双解辞典》),编著一部(《外语教学论》),总计约180万字;在全国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现代西方哲学与语言学问题》、《符号学理论在象征词语分析中的应用》、《符号学•语言•语言文化的肖像性》、《语言符号的可逆关系》、《语言符号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俄语语法)的句法观》、《功能主义及其在俄语中的相应研究》、《对俄语主体的再认识》、《现代俄语同义句的界定与分类》、《语言纵横关系的制约原则》等,总计约25万字。其传略已被国家《最高学位丛书》、《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等辞书先后收入。
曾任黑龙江大学校长助理、俄语学院院长、俄罗斯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俄语中心主任。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第六届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陈法春 职称:教授
主要职务:副校长
简历:华中师范大学学士学位;
天津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
新加坡教育学院教育学研究生文凭;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
曾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进修。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著作:
1、于迂回中言'惨不堪言'之事——《娇女》叙事手法的心理意义,《国外文学》,2000年第3期;
2、西方莫里森研究中的几个焦点,《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第5期;
3、Abstraction and Demagogy in the Debate over the Dred Scott Decision, Yale-China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 2001年第二卷;
4、莫里森的人物命名方式及其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美国黑人文学对美国梦的双重心态,《天津外国语学院报》,2003年第3期;
6、《乐园》对美国主流社会种族主义的讽刺性模仿,《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7、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基础英语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8、《欧洲宴会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
科研成果:
1、主持“英语+法学双学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二十一世纪初教学改革项目, 2002-2006年 ;
2、主持“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与基督教”,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2007;
3、主持“天津外国语学院与西澳大学联合培养澳大利亚文学博士项目”,天津外国语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2005-2008
4、主持“美国黑人文学对美国梦的双重心态”,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十五”科研项目。2003-2004年;
5、主持“乐园的排斥性与美国黑人对主流社会的矛盾心态:莫里森的《乐园》”,天津外国语学院科研“十五”规划2003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的起讫为2003年。
6、主持“英国现代散文集《蓝狐狸》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近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518572534--15本科二批2008495572517--21本科二批2007493581522--20本科二批2006503561530--21本科二批2006503561529--21本科二、三批2005461525492--21本科二批2004447--466----不详2003462--------不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