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高校品牌
口号:责任
简介: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一所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正式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常州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功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历经三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以“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拥有一支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人,其中,专任教师达10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60人(其中,教授超过16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超过830人(其中,博士学位330人)。1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人选,3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为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6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有“省特聘教授”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人,省“双创”人才2人,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7人。在《中国大学评价》中,2013年教师学术水平列全国本科院校第166位。学校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学科发展态势良好,科研实力增势强劲。2012年,科研经费到款超过1.5亿元,同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2006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0多项。专利申请量进入全国高校百强,2012年申请专利927项,授权发明专利数达到151项。据省教育厅统计,学校绝大多数科技指标在省内128所高校中排名在前10%。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校,三次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同时被评为“2008—2009年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优秀合作单位”。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入选科技部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为首个国家级平台;“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在三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责任”为校训,形成了“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同时,学校得益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以及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深厚地方文化底蕴的孕育,夯实了教育教学的基础,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40000余名具有“大工程观导向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办学特色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地提升。学校荣获“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省和谐校园”、“省平安校园”以及“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多次荣获全国和江苏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还被授予“全国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称号。
联系:地址:武进区滆湖路1号
电话:(0519)86330608
网址:
http://www.jpu.edu.rootwat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