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追求人生的最大价值,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在开放三十年当中,我们是很努力的、很认真的去把一个事业做好);他徜徉在收藏的伊甸园,采撷了一批厚实的果实(我的乐趣就是爱好收藏,有空的时候就我多一点到集磷馆来看一看,看的心情就让我更加有一个追求);他不断的超越梦想,在内衣这个美丽的事业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敬慕的业绩(我希望,能够在内衣行业,是一个领头羊,也是我们能做到,把内衣行业能为盐步去推出一个新的理念,为内衣行业做一个先锋的榜样)。《佛山人物》,本期节目带您领略:何栢强和他的美丽事业。
盐步,2002年被评为中国内衣名镇,在这个不足3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汇集了近百家内衣生产厂家,年产值达30多亿元,在全国内衣15大知名品牌中,盐步内衣就占了7席。说起盐步的内衣,我们就不得不说说何栢强这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何栢强,宽头阔面、中等身材,初见他的时候给我一种敦厚、朴实的感觉。然而,透过这种朴实,在慢慢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受到了一位企业家非典型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首先就表现在他对收藏的热爱上。
何栢强:这个是济公,这个济公做的是很考究,这个是和田玉来的,这个是和田玉,这个做的动作、神态都非常棒。这个是舍利子塔,这个也是西藏的一个风俗习惯,里面装有舍利子,这个它是什么材质的,水晶,哦,这个是水晶的。这个是翡翠的,哦,这是翡翠,翡翠和玉有什么区别吗?翡翠是南方这里的,缅甸(比较多),玉就是北方(比较多),这个是和田玉,它们的硬度都差不多。当我们漫步在"集磷阁"中,从玉器流动的暗光织成的历史时空中,让我有一种是在一间古堡中穿梭的感觉,历史仿佛伸手可及但却又十分的遥远。
何栢强:玉来说就是人养玉玉养人,所以玉第一有艺术价值,另一个有收藏价值,这个玉来说,在中国矿产不断少了,所以收藏有一定的价值,我们是作为收藏的一个爱好,也是一个投资的因素,所以,除了艺术还有一个价值的保留。收藏占据了何栢强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但他却乐此不疲,在收藏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30年,如今的"集磷阁"以藏品丰富、主题鲜明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的藏友慕名前来参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更赞誉他为“文物卫士”。何栢强告诉我,对待每一件藏品他都象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爱,而在众多的藏品中,有一套玉雕24孝他更是偏爱有加。
何栢强:一个收藏家见我这么爱好玉器,他就说在安徽家里有一套,是爷爷留下来的东西,他愿意让给我,我就看到这个工艺,和年份都不错,也是和田黄玉,做为我的整套的藏品这么齐全的话呢,我当时还没有,当时我就愿意,我说你要多少钱,我收藏这个,一个是作为文化教育,一个是孝子的教育,对我们整体的员工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买这套东西,它的故事非常多,我就叫员工有空就多来学习(关于)孝子的问题,我说你们作为员工,能够为妈妈赚点钱,给她一点孝心,给她一点东西,凡是春节回去,都带一些东西给爸爸妈妈,这种情况底下,员工,包括他们的爸爸妈妈也都很开心,老板有这样的好(心)为我们(着想),老人家都关心了,所以我们每一个员工回家的时候,都带一点东西给爸爸妈妈,他就说一句,这是老板教我的,什么什么的,非常开心,这不单单关心他的小孩,还关心了他本人,所以这个是受到高度的评价的。
在父母的眼里何栢强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在员工的眼里,他又是一位充满人情味的好老板。他把嘉莉诗的事业当作大家共同的事业,让每个员工在焕发共同创业激情的同时,体验着企业的温暖。如今的嘉莉诗集团拥有2000余名职工,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年生产内衣1000多万件,是国内内衣行业著名的生产企业之一,自主品牌嘉莉诗、戴安娜,也先后被评为中国内衣10佳名牌产品。在谈到创业的初期为什么会选择女性内衣这个行业的时候,何栢强笑言:这和找女朋友一样,完全是一种缘分。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此后,改革开放的大潮如春风拂遍华夏大地,荡漾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这一浪潮的洗礼下,何栢强萌生了一股强烈的创业愿望。借着这股东风,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从国企辞职下海,踏上了了创业这条艰辛的道路。
何栢强:当时我就做一个建材五金部,就是卖五金卖陶瓷的,在盐步大街那里,耐了一段时间,也有(一些)五金的机电的处理,(刚好)天河体育中心那时候要搞一个天河体育馆,省机电省五金那些大的企业要处理仓库的事情,我首先踊跃,愿意帮忙把他的仓库清掉,清掉以后我们也就发展起来了,因为在清理仓库当中有一定的盈利,我的第一桶金也就是在那个地方得来的。然后,我们又做了贸易,做买卖贸易,但积累的资金不多,后期又和我们广东省煤电矿物局合作经营,有煤炭,还有水泥等等这些,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到后来就是,做了一部分的皮大衣,皮大衣在大概90年的时候做的非常红火。
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个性,短短几年中,何栢强就在皮草行业里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次很普通的下午茶改变了他的一生。1995年初春,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何栢强约了一位广东文化名人喝茶,话题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盐步的内衣。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女性内衣还是个门外汉的何栢强开始关注内衣,在经过大量的市场研究之后,他最后做出判断:用中西交融的文化打造内衣品牌,凸显内衣品牌的文化价值,内衣产业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不懂内衣的何栢强,硬是凭着一腔热血和厚实的文化底蕴,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于1995年6月,成立了南海嘉莉诗内衣实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内衣产业。
何栢强:这个内衣我们熬了三年,从学习到做品牌,坚持了三年,从95年开始,就慢慢的起步,通过起步当中,就不是做加工了,我们是做品牌了,当时我们的灵感就是注册了戴安娜内衣,非常红火,后来就不断的延伸,嘉莉诗,还有我们的妒忌等等三个品牌的发展,这三个品牌发展的非常快,而且在知名度当中,在社会上也(得到)了认可,目前的销量很不错。
后来的事实证明,何栢强的决策是对的。几年的摸爬滚打,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开始在女性内衣这项美丽的事业中自由驰骋。他网络了一流的精英人才,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了每一个产品中,高起点的推出“戴安娜”、“嘉莉诗”内衣品牌。在业内,他被称为"最爱吃螃蟹的人",因为他的鬼马点子很多,宣传产品经常是出其不意,甚至是违反常规。
何栢强:在95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品牌,特别的内衣的品牌,不是很出名,或者也不是很多人做品牌,作为中国来做品牌的当中,我应该是排在前列的,在我们的内衣行业,原来是用布来车的,一圈一圈的,我觉得不够时尚,假如不走国际化的话呢,我们就会落后于人家,我就跑出去外国,法国、英国、美国等等国家,去学习,假如不走国际路线的话这(内衣行业)的前景就不会很大,所以我们请了香港的名设计师,也请了法国的名设计师,来为我们的产品进行设计,推广。所以,这个包括我们的平面设计,广告,都是以国际化的水准来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