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雅 于 2017-11-9 19:49 编辑
百家姓 | 从曾子看一个优秀家族代表人物对家族延续的重大作用
原创 2017-11-08 圣轩文创 圣轩文创
昨天的文章《王阳明是怎样炼成的》,小编与大家一起分析了王阳明的家庭环境,看到了一个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
没有祖父、父亲的精心培养,不可能出来一代圣人王阳明。
小编研究发现,中国优秀家族的形成一般有个规律。有个勤劳正直的祖父,有个有才学的父亲,或者有格局的母亲,出来一个牛逼的代表,这个牛逼的代表形成了一套治家的理念,然后影响这个家族有了一个延续。
不一定全都这样,不过这是小编多家观察后的某种规律。
三代出一个贵族,你以为是忽悠着玩的啊~
哈哈哈,正在看微信的你是几代,想做几代,想清楚没~
没清楚没关系。小编不断帮你理顺这样东东,
让你如果没有一个牛逼的父亲,你自少是一个勤劳的祖父,或者有才华的父亲或者有格局的母亲。
话说曾子很牛,那我们梳理一下曾子这个家族代表人物,对自己小家,整个曾氏家族,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曾子育有三子,曾元、曾申、曾华,三人学习曾子修养,不负庭训,皆成为先秦时期的杰出人才。曾元,仕鲁,任兵司马;曾华,仕齐,为大夫;曾申,学《诗》,推儒学。
从曾子一直到十五代前,曾氏世居嘉祥南武城。由于有着良好的家教传统,其后代成才颇多,仕宦不断。曾子十五代孙曾据,身处西汉末年,率一千余族人渡江南下,隐居庐陵吉阳,即今江西吉水。因此,曾据被称为曾氏南迁之祖。南迁之后,曾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分衍各地。
曾氏族人秉承曾子修身家风,相接于仕途,宦游日繁,人文鼎盛,盛况空前。
曾子四十一代孙曾致尧,是北宋开国后南丰曾氏第一个进士及第的人。曾致尧为宦一生,遵循母教,以清贫自守。当曾致尧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后,回乡看望母亲,他的母亲置酒园中,亲族乡邻看到曾致尧衣冠破旧、仆马瘦弱,都议论纷纷。但是曾致尧的母亲却非常欣慰,说:“贫而见我,是我荣也。若黩货而归,贻吾忧矣。”母亲的深明大义和谆谆教诲,对曾致尧影响颇深。淳厚家风,福泽绵延。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熏陶下,曾致尧的七个儿子,全都学有所成,登进士第。
曾致尧之孙曾巩,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而且政绩斐然,始终做到“当官不与民争利”,被后世尊称为“南丰先生”。南丰曾氏77年间,出了19位进士,可见家风家教之功。
曾子四十四代孙曾公亮由布衣至公相,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编纂《武经总要》,功勋卓著。他身处富贵而清约自持。《宋史》称其“静重镇浮,练达老成”,王安石称赞说“智略足以经远,德望足以镇浮”。他严于律己,治家谨严,曾家子弟遵循其教诲,“不为骄侈,子弟修廉隅,力学如寒士,不知其为势家贵族”。曾氏子弟不为骄侈,养成了方正不苟的品格,读书学习与贫家子弟一样勤奋努力,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世家贵族的不良习气。
在宋朝,曾氏更是出现了“一门四相”“九位元辅大臣”“十一人被封为国公”的罕见景象。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是曾氏后裔的佼佼者。曾国藩十分重视家风家教,《曾国藩家书》名扬海内外。这既是对曾子家风家教的弘扬,也是曾氏后人留给中国的一份文化遗产。
每天晚上八点半,小编与你不见不散。 如果没有一个牛逼的父亲,你自少要做一个勤劳的祖父,至少是有才华的父亲或者有格局的母亲~ 这篇小文能让你有个想法,小编就可以睡个好觉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