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雅 于 2017-11-17 17:10 编辑
乡约中华邱氏 |【邱育章创意】北京炎黄山,北京城中轴线设计(2)
【北京炎黄山】的规划设计 【北京炎黄山】的规划设计延续北京城市的历史文脉,努力追求整个北京城市中轴线景观的忠实继承和发扬光大。 【北京炎黄山】将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文化博览及商业娱乐的复合体,总长度 950 米,高度为 395 米,总建筑面积为 180万平方米。 【北京炎黄山】将是一座全面展示中华光辉文化的一个神圣高地。整个炎黄山将具备九大功能。 【北京炎黄山】的首要功能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北苑】及九大博物馆群,她可以说是东方的卢浮宫,是 “人文北京”的最好体现。 【北京炎黄山】的结构形式和组成,都将会是建筑科技史上划时代之杰作。因为其空间尺寸和跨度都是极为罕见,并将大量应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展现中华当代建筑文明的光辉。所以说又是“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最好体现。
【北京炎黄山】炎黄山国家艺术中心
【北京炎黄山】文化艺术博物馆集群
【北京炎黄山】平面001-010层
【北京炎黄山】钢结构计算&消防分析图
【北京炎黄山】地铁站出入口设计概念
【北京炎黄山】- 夜景
北京炎黄山 2009-2-10 深圳砚耕堂 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让我们欢呼国庆,感恩祖先, 相约在北京的炎黄山上。 炎黄山, 一个响亮的名字, 炎黄山, 一个天地的回响。
新的广场,新的景山,新的天坛, 北京永远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天地人,人为本 本为中,中为一。 一个甲子的国庆, 一个盛世的辉煌。 北京炎黄山, 在向着我们招手, 北京炎黄山, 在对着太阳歌唱。 伟大的北京, 永恒的中轴。 时代再奏强音, 神州再起激荡。
五环道路的四通八达, 五区功能的有机组合, 五彩中轴的血脉相连, 最终迎来了, 五峰耸立的天地礼赞。
炎黄山, 脉出于莽莽昆仑,根深叶茂。 炎黄山, 滋润于黄河长江,源远流长。 燕赵悲歌的历史回响, 元明正气的大地奏鸣, 共和屹立的时代乐章。 炎黄山, 一座展示中华文化的神圣高地。 一曲演绎中华复兴的雄壮凯歌。 炎黄圣山,中华风骨,东方风貌, 汉唐瀚海,天下为公,和谐阳光。
我们相逢炎黄山, 把世界和平的纽带连接五洋, 我们再聚炎黄山, 让人类博爱的歌声永远回响。
奥运歌词 邱育章词
十年前初战北京,四年前汗洒都城。盼早日再北上奋战一场。
泰山 黄河 南洋
龙岩 南京 澳洲
天安门 景山 金水桥
右图是中世纪欧洲人的理想国:“乌托邦国”。和中国地图非常相似。那时的东方中国,就是欧洲人的理想国。 左图是我在30多年前在大学读书时,根据中国地图形状而创意制作的东方凤凰和鲲鹏展翅。象征中华文化复兴的到来。
由于北京目前的城市病似乎不可救药,不幸应证了梁思成当年的话。所以,社会上有人提出“迁都”的想法。特别是某些省市尤其积极,还开过专题研讨会。
我则从全中国的地理格局和风水龙脉上,全面论述了北京永远是伟大祖国最佳的首都位置。但也痛心的指出这30年的高速建设,确实使我们祖国的心脏严重生病了。
我认为绝不可能迁都,但必须跳出首都救首都。即必须尽快配以“副都”来减轻中央政府在北京的职能,并以此“围魏救赵”方略来拯救北京城。一个人的心脏还有左心房和右心房。如果北京是左心房,那么必须有右心房与之相配。
纵观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副都”或“陪都”的做法。盛世唐朝甚至还有“五京制”。所以,我大胆建议,今天的中国应该增设四个"副都"。它们是:西北的银川南郊(永宁县),东北的哈尔滨西郊(肇东市),西南的昆明南郊(澄江县),东南的厦门东郊(与金门岛之间填海造岛)。
我们可以称为“五都”制。但永远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科技的最大首都。其它四个“副都”将发挥各自的地理优势和战略价值。
如银川永宁,可以借助“中阿博览会”,成为面向50多个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国家的“休闲外交副都”等。
如哈尔滨肇东,可以成为东北亚的区域中心,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将起极大的根本作用。
如昆明澄江,可以成为中国直接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高地和文化中心。
如厦门与金门的一体化,可以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共享副都。其更深远意义是,它将成为中华民族大统一的伟大纪念碑。
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决定全部迁往东郊通州区,这非常好!但这只是北京市地方政府的小迁移。还没有考虑中央政府行政构架的战略大布局。中国这么大,发展这么快,必须有“五都”制来配合。
但北京永远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心脏和太阳。“五都”制将如同祖国的五星红旗,代表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永远飘扬在世界的东方。
创意者介绍
邱育章简历
中厦建筑网站
www.zhongxia618.com
QQ:790027940
香港中厦建筑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澳洲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香港美术家协会创会会员,
深圳建筑师协会会员,
深圳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奥运会规划国际竟赛获奖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成员
● 数字 邱育章
● 出 身:
姜太公的第 98 代裔孙
● 教 育:
1 个学士 建筑学
2 个硕士 中国建筑设计
澳洲城市设计
● 职 业:
已有了: 30 多年建筑创作生涯
曾经在: 30 多座城市中进行过规划设计工作
设计过: 100 多座各式建筑
规划过: 10 多个大型住宅区
规划设计: 3 所大学
参与规划: 10 余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复兴
首先要感谢我的母校——东南大学和昆士兰大学。 是这两所国际著名建筑院校,使我从一位“文艺少年”,逐步成长成为一位具有科学思维和艺术创意,并永远充满幻想的建筑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