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复制链接]
查看1420 | 回复0 | 2010-12-28 12: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20人,副高以上职称140人(其中正教授20人),双师素质教师190人。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轻工系、建筑 工程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人文系等8个系35个专业,覆盖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形成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简介  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管理,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厚德长技。

位置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style=left src=3b6833f57e5c7c67bd310942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温州高教园区,大学城的建设理念,现代化的办学设施,三所高校资源共享,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校园总占地637亩,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总投资超5亿元。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拥有教学设备总金额6774万元(生均9650元),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90多万册。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20人,副高以上职称140人(其中正教授18人),双师素质教师190人。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轻工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人文系等八个系,共33个专业,覆盖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重要行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拥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8门。学院面向全国六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020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0000余人/年。

方针  学院坚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了“与温州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办学特色,实践了“依托行业、产学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报》誉为“高职教式”。学院积养,与企业合办“正泰班”、“申瓯班”等20多个订单班;与行业协会联办中国鞋都技术学院、温州服装学院、温州轻工学院等三个二级学院;并积极推行工学交替、预就业和境外合作模式;建有功能上融“产学研”为一体、教学上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十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有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制鞋工艺实训基地、浙江省木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家具平台、温州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市高低压电气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等。学院以校企双赢为原则,在奥康、德力西等企业建立了211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生经过校内“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参与技术开发”三个阶段后,进入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预就业顶岗实习,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

荣誉  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院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共建大学生就业之家,建立企业信息库、毕业生回访制度等,为学生构筑全方位的就业保障体系,每年提供就业岗位达毕业生数的3倍,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连续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5%,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学院不断开拓办学思路,积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多次邀请外国专家来院讲学,先后有几十人次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考察学习,并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境外合作办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办学,2007年顺利实现招生。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朝着建设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阔步迈进。

优势  1、温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温州市唯一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创办的高职院校。

  2、四校合并,资源共享,师资队伍优化组合,设备设施先进完备,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益。

  3、新校园位于茶山高教园区中心位置,大学城的建设理念,现代化的办学设施,四所高校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为温职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4、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足市场,服务经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合办"奥康"班、"正泰"班,与行业协会联办中国鞋都技术学院和温州服装学院,办学活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5、面向社会,按需办学,锐意改革,开拓创新,首届毕业生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学院办学效益和社会信誉不断提高。

  2010年7月已通过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

  我们的任务

  1、成为温州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培训基地

  2、浙南地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3、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4、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摇篮

  我们的理念

  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

口号  创一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流高职院校、育一流技术人才

  我们的精神

  1、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2、诚信办学的求实精神

  3、无私奉献的敬业精4、精精神[]学院领导e]
院长、党委委员、教授丁金昌
  丁金昌,男,1962年8月出生,浙江乐清人,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委员。1995 -2000年任温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2000 -2006年任温州师范学院副院长,2006年6月任现职至今。现为中国高师高专有机化学研究会理事长,浙江省化学会理事,浙江省第二届教学工作督查组成员,温州市第二届人民政府兼职督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师,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师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温州市“5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温州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温州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中校基金会教师奖。
  主要从事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研ll]《手性氨基膦酸的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波谱常数在研究有机反应性能中的应用》,已经承担和正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省 、省 “151”人才工程项目 、温州市科技厅项目等20余项 rnthetic Communications》、Jl of Fluorine Chemistry》、《Joufical Research》、《Journalean Chemical Society》schrift fur Kristallographrl]、《Acta? Crystallographica》、《Chinese Chemicaters》[国发表论文70多篇被“SCI”与“CA”摘录。获省、市科研、教学成果奖10多项,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4本,由中国教育文化出版《地方程中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1本。
党委副书记、 副教授 倪集崇
  倪集崇,男,1955年3月出生,浙江乐清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现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1974年 12月至1978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服役。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杭州大学教育系学习,任系学生会副主席。1982年10月至 1984年10月,在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工作,任副教育长兼组教科科长。1984年186年10月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86年 11月至2003年10月,在温州市委党校工作。历任校党委委员兼教研室主任、理论研究室主任、《温州论坛》主编和纪检组长、副校长、中央党校函学区主任等职。2003年10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其中1984年5月至1989共温州市委委员。主持完成省社《温州私营企业主入党问url]、温题《温州基构研究》等三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标准社区发展模式研究》研究一项。在《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等报刊发表篇,参曾被评为省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
党委委员、副院长、副教授 夏晓军
  夏晓军[,男11月出生,浙江永康人,1987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副教授。1988-1998年历任温州经济学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学生处副处长、[ur/u199坦乡党委副书记);1998-2003年历任温州经济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区管委会主任、书记,学院党委委员、人事处长;现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温州市高教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九届政协委员,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从事区域经济、集群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学科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和主要参与了省社科规重点课题2项和一般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2项、市科技局课题1项、市文化研究工程课题1项、学院课题3项,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3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多篇文章被期刊论文和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30多次。曾获浙江省社科联首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科研成州市第会科学优秀
党委委员、副院长 兰玉景
  兰玉景,l]/url]11月出生,浙江文成人,现任温州职业技术学党委委员。月入伍,时任战士、文书;1977,在军第一航空学院学习;1980年7月任空军16[u2年3月任沈阳空军工程部军[urlrl] ; 1990年1月任海军电子学院参谋、政治教导员、海军少校;1991年9月在海军政治学院学习;1993年7月任解放军理工大学干部;1994年7月任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学院后勤党委副书记、海军中校;1999年4月任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学院地方生系政治委员、总支书记、海军上校;2003年9月任现职至今。在部队曾两次荣立三等功,现为温州少数民委长、思政工作联谊会高职分会副会长。
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王向红
  王向l]4年6月出生,浙江温州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工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教授。1996年-2004年曾担任温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现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学校人事处处长;2004年-2006年温州大学(筹)人事组副组长;2006年-2007年温州大学人事处处长;现技术学委委员。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一直从事物理专业教学工作和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研究,目前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和蛋白质分子统计性质研究,在国际和国内有关期刊发表30篇论文,其中在J.Polym.Sci. Phys. A、Eur.Polym.J.Commun.Theor.Phys、Chinese Physics等国内外的SCI期刊发表20篇论文。主持省自然资金项目2项,温州市科技计划1项,第1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资金2项和省人才项目各1项, 2000年以来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厅级二等奖2项,市人民政府奖3项。


编辑本段实训基地  校园全景

  “三个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

  “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由“课堂与实训点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基地以及“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教研合一基地等三部分组成,在功能上融“产学研”为一体,在教学上融“教学做”为一体。

  以校企原则力西等企业建立了300多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生经过校内“学做合一”、“校企合一”、“教研合一”三个阶段实训后,顺利进入企业[/u校外薪实习,使训做到有itle系[/titlrrl] 专业:

  数控加工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url化技]、模具设计与制造。

  招收对象:中职毕业生和普高生

  师资力量:

  教师42人(含专职实训指导[u[/人),高级职称教师中正双师”素质教师24人。

  实训基地:

  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验室、技术测量实训室、液压-气动、[u/url]-电子技术实验室、金工实习车间、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车间、快速成型技术实验室、机械拆装-测绘实训室、CAD/CAM技术专用计算机房、模具制造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实训场地00中金工实习车间1500平方米 。

  视学生操作代制造技术的应用,实行多证制教育,学生毕业前均需通过考核获取钳工、普通车工、数控(车、铣或加工中心)、计算机绘图等一或两种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历届毕业学生一次签约率达 97% 工程机械能源学院合作建设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培训基地,在数控设备及人才培训方面得到了温州万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大力资助和协作,为培养优秀的机电技术人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电气电子工程系  电子title=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style=right src=29790130ddba801i电子工程系

  电子力量雄厚,教学设州气人地[u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电机与电器等四大专业, 全系高职在校生达690人。全系现有专任教师41人,高级职称教师17人,其中正教授3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0人。 各专业际操作技极学结合 ”,了 “正泰班”、“德申瓯 班”和“亚龙班” 采用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为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各大企批优秀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实训 电气电子工程系校内实训中心设有电工电子rl/url]与现代电子l]电机与电气传动、计算机控制和自动检测、DSP、单片微机及 EDA技术、电话交换设备、PLC和机床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气、电机电器测试等实验实训室。其主要设备有计算机、现代通信、DKSZ—3型电机与自动控制、CSY2000 传感与检测技术、DICE—5103H单片机实验仪和仿真器、DSP开发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典型工业控制模拟、铣床和镗床电气控制电路等实验实训装置。电子工程系还拥有庞大习正泰集团成套设备制造力、中国申瓯通司州)亚泰仪表u亚龙教仪有限公司、温州华威电器有限l]、泰力实业公司、月兔电器集团、奥乐安全器材公司、晨泰电气有限公司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的专业证书有: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等。

  专业:

  1、电机与电器专业

  就业title=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style=right src=32bb9c8b11b54d91f4b方向及岗位:培养“电器行业群”适用的“机电一体化”类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可从事电机的生气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工作。也可从事电品的辅

  程:机、电路及磁路基础AD、电子技l]电机]、电器学、电机设计、电机电器制造工艺、成套电器技术、PRO/E、模具设计等课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

  就业方向及岗位: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软、硬件结合,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车间

(计算机)、电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算机智能化、软件辅测量及其技术服务等工作。

  电子技]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C++、TCP/IP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RM微处理器基础、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应用系统软件设计等。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就业方向及岗位:培养“电子行业群”宽范围适用的高素质、高可从品、管运营销、售产品辅助设计开发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高频、[u[/url]数字电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传感技术、电子测量、C语言、电路CAD、程控交换技术、开关电源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电子设备结构和工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就业
  
建筑工程系

方向及岗位:培养“强、弱电结合,电、机结合”的宽范围适用的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可从事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自动化生产设备、供配电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以及电气产品的设计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工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VHDL、机械制图、机械工学、电机与拖动基础、电气控制与PLC,自动检测、电气设备与工艺,单片机应用技术、自控原理与系统、工厂供电、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轻工系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轻工系(原轻工学院)是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的发展战略和温州轻工产业状况特点而建立的]温学院= s8d73db57dde859e3d6252温州市现有支柱产业如制鞋、服装、家具、低压电器等,其中制鞋和服装为主要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超过800亿元,企业数多家,从0万人中国国服装名城”等近3生产基地。根况和人才需求,轻工系开设了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服装表演、家具设计与制造、环境艺术设计等五个专业。

  本系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人(教授5人),双师型教师14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十分重视轻工系的专业建设,将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二个专业列为学院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并加大
  
电子电气电子工程系

实训室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达500多万元,成立了“制鞋工艺与研发实训中心”、“制鞋研究所”、“服装工艺实训中心”、“家具工艺实训中心”、“电脑辅助设计中心”等。经过几年建设,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校企合作、工学结一体的人才培养市鞋革行业协会合作创办中国鞋都技术学院,与温州市服装商会合作创办温州服装学院,与温州市轻工联合会合作创办温州轻工学院;与温州市鞋机rl]合作创建研发实训中心”;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合作创建制鞋研究所,与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林学院合作创建“温州家具研发中心”;与温州市康泰鞋业合作创建产学合作中心,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02年11月“制鞋工艺与研发实训中心”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2007年4月,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被温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温州市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重点专业”;2007年5月,“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温州家具研发中心”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落户。e]建title]l][/工 建筑工程系以“”为建设目标,现设建筑经济管理、建筑设计技术、房地产[/ur估价、[监理、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五个专业。现,其中高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16人。建有土木工程实训中心和房地产实训中心两个大型校内实训基地和温州建设集团等十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在教学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既具备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成立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研究所,致力于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用与管理等动、专业咨询和社会服务工作。

编辑本段计算机系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1997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现已毕业的高职学生共1500余人,目前在校高职生近1000人。

  计算机系在教学育人领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对温州乃至浙江地区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都归功于计算机系教师和学生们的不懈拼搏和努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努力,在教学和研究上不断进取。

  开设专业: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培养培养社会需要、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维护和开发能力,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多媒体方面有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快速上岗并能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基础和较高从事于信息管理、应用及维护方面的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3、电子商务

  专业介绍立于[02年,向中职和普高生源招生,学制3年。培养针对浙江省经济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强,拥有设施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学生综合能力较高,在中国首界电子商务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囊括第二至第毕业后将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熟练运用现代电子商务知识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企业开展商务活动,能对电子商务[系统理等技术应。

人文系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开设文秘、商务英语]、理、传媒策划与管理4个专业,共有教学班23个,其中文秘专业9个,商务英语专社区业1个,传媒策划与管理3个,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为2007年新增专业。

  人文系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副教授19人,硕士[/u人,师17人。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聘请上海商学院李德荣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冯钢教授、温州大学法政学院院长蔡克骄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系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人文系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不定期邀请国外专家前来讲学,并有数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在专业实训方面,人文系现有办公自训室、会务室实训室、文理字文书处理系秘机房、实训室及一个80座数时]温州市人大[[州市政协、[url局](馆)、术开发区、温州市秘书学会、温州市正泰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温州成功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12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每年为中国轻工产品(温州)博览会提供翻译、会议服务等。

  自学院创办以来,人文系始终把夯实基础、充实内涵作为专业建设的主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基本教学条件,专业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和优势,成为浙江省特别是温州地区培养高等秘书人才和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毕业生大部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外贸、外事接待工作或在涉外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在省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