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蹦鼓舞

[复制链接]
查看663 | 回复0 | 2013-3-1 14: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蹦鼓舞又名跳鼓子,流行于陵县,起源于元朝。鼓的形状为:腰间粗、两端略细、木框,两头蒙皮革,革制鼓柄,近似于腰鼓,但小于腰鼓。鼓槌为鞭形,以革制鞭,鞭鞘头结一疙瘩。舞时,左手持鼓,右手握槌,边打边舞。蹦鼓舞在元朝时只为少数统治者服务。表演者是少男少女,有的舞伞、有的舞扇、有的击鼓。有大鼓、小鼓、锣、钹、镲等打击乐伴奏。队形以伞为前导,以鼓舞为主体,鼓扇来往穿插,蹦跳扭打、交换易位、载歌载舞

元朝以后,蹦鼓舞逐渐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同欢共乐的文娱活动。突出了以跳为主,舞姿朴实飘逸,动作幅度较大而节奏感强的特点。其动作特点“飞脚腾空似虎跃,踹雁探海空中飘,平地跃起要干拔,落式煞架稳又牢”。新中国成立后,蹦鼓舞增添了工农兵形象的角色,变为大型广场舞蹈,多则达 500 人。着装五颜六色,人物生旦净末,成为元宵佳节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性表演艺术。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573

W02009123153600754329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