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谱
›
文化
›
茌平特产——乌枣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茌平特产——乌枣
[复制链接]
10719
|
36
|
2010-6-28 09: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harkdd 于 2010-6-28 09:22 编辑
茌平乌枣,亦称熏枣、焦(胶)枣。是茌平县传统的枣果加工品种,是茌平县的传统土特产,乌枣加工在茌平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明清以来农田中枣林成片,用圆铃大枣所制成的乌枣就畅销江南及港澳。历史上茌平县被称为“乌枣之乡”。茌平在山东省西部,西滨大运河。茌平乌枣除了保持大枣的风味外,还有乌紫明亮的色泽,细密如花的纹质和甘甜鲜明的口味,是干果中的佳品。茌平乌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1979年,乌枣产量达330多万斤,近年来,茌平乌枣向亚洲、欧洲、北美等几十个国家出口,受到各国人民特别是旅外侨胞的欢迎。
历史溯源 薰枣始于保、何代,以无考证。据1992年版《齐鲁烹饪大典》云:“山东乌枣主要产于聊城、茌平、高唐、商河等地。聊城制作乌枣始于清光绪四(1881)年曾盛销江南各地。”此说法有欠妥当,据明人宋诩于弘治甲子年(公元1504年)写成的《养生部》一书中,便记载了薰枣的简约过程,不过不如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那段文字详实。文曰:“盛于东昌之薰枣,煮以药,阙地而架曲薄,摊枣于上,加火攻,干而不燥,柔而不湿,每包百斤,堆河岸如岭,粮船回空,售以实船。”由此断定,薰枣起码在明代中叶已经有了。清代人经改革由“生枣甑中蒸过”,“焚砻谷糠烟薰和柔”,“复薰干”为“阙地而架曲薄,摊枣于上,加以火攻。”王培荀的记述薰制方法于今相沿。[1]
产品特色
茌平乌枣采用果形大而圆、肉厚质细、汁少,干物质多,皮色深红或紫红的圆铃大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1道工序,就要反复3次,历时6天,经“三次窑子六遍水”方可。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肉质柔韧细蜜、味美、有熟枣的香气,并带有特殊的香甜味。将枣掰开,肉断丝连,闪闪发光,食之香甜可口,别具风味
。
产品价值
乌枣含糖73.8%,含酸0.75%,乌枣性热,为滋补珍品。
回复
举报
情迷TOYOTA
|
2010-6-30 16: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cfMwmreE
|
2010-6-30 17: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瓜瓜辉辉
|
2010-7-1 15: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_^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omni
|
2010-7-1 16: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_^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ruosag
|
2010-7-1 16: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cksstbw
|
2010-7-1 16: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白医师q
|
2010-7-1 17: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_^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RXOfoyBR
|
2010-7-1 1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济南贝贝网
|
2010-7-1 18: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_^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人物
sharkdd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广播
历史
人文
哲学
新闻
旅游
美食
特产
文化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