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宗亲】神女——阮玲玉

[复制链接]
查看830 | 回复0 | 2010-12-8 19: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阮玲玉


人物简介 

阮玲玉(1910——1935),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之后,相继在“明星”、“大中华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所扮演在爱情、婚姻方面屡遭不幸的少女或娇媚泼辣的风流女子。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春梦》,扮演妓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人物形象

此后,她在《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人生》、《归来》、《再会吧,上海》、《香雪海》、《神女》、《新女性》、《国风》等一系列影片中担任主角,在这批暴露社会黑暗,表现下层劳苦群众生活的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

这些形象中,有女工、村妇、教员、舞女、妓女、艺人、作家等。人物大多身世悲惨,经历坎坷,屡遭磨难而一直奋斗不息,虽然最终都是以自杀、出家、入狱、惨死为结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纯洁美好的心灵。其中,《神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她以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出神入化,令人心灵为之震动。

赞誉

《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给予她高度赞誉。在30年代的中国影坛上,她以重拍次数最少而成为导演们乐于与之合作的演员;又以使观众“每片必看”而成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银幕光彩

才华和非凡的功力  

                                                     

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表演中,她能够准确地体味人物的情感,捕捉到人物感觉,并用适当的眼神、表情、动作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准确的内心感应力和形体表现力结合得又非常自然,显示出她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功力。

《野草闲花》(1930年)——一个直面人生而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拒绝包办婚姻的音乐学院毕业生,爱上一位从灾区流落上海的卖花女,并把她培养成歌唱家,两人一起勇敢承担生活的风雨。   

《三个摩登女性》(1933年)——通过一个男青年和三个女青年对生活道路的不同选择,寄寓了时代环境与个人命运关系的现实思考,构成了沉沦或新生的时代特征。刻片上演后引起轰动,被誉为“新兴电影运动”的“第一只报春之燕”。

《神女》(1934年)——向观众展示的是一位身处都市最低层的下等妓女的生活遭遇。年轻女性阮嫂在环境逼迫下靠出卖肉体养活孩子。某晚,为躲避警察追捕而误入流氓章老大住处,从此被章老大霸占。她把孩子送进学校,然而孩子的身份却又为校董们所不容,她正打算与孩子一起离开,却又发现章老大把她的血泪钱全部偷去赌博,绝望中她赶到赌场用酒瓶砸死章老大,她自己却被关进了监狱。正如编导吴永刚所指出的: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是社会经济制度的病态!影片的矛盾头正是指向那些依附这个病态社会的吸血鬼。而在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中,发掘出弱者身上所潜藏的美质与反抗意识。

    

神女——阮玲玉代表作

《神女》的风格属于“冷隽型”的美学观。而阮玲玉“清丽优美的表演风格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的天才演绎,使得影片在不可能凭藉对话(因当时是默片时代),而又极少使用字幕的情况下,却以自然质朴而又蕴涵深刻体验的表情和形体动作、细腻、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人物思想的跃动和灵魂的震颤,从而使刻片成为默片时代的经典作品,代表着默片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

《新女性》阮玲玉一生中拍摄的29部影片均为默片,直到最后一部《新女性》才开始在伴奏音乐之外配有若干插曲,从而成为无声片向有声的过渡的尝试。可惜阮玲玉不久竟在“人言可畏”的巨大压力下蕞尔辞世,这是中国电影艺坛的无可估量的损失。

悲剧人生

阮玲玉的表演才华横溢,光芒四射,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倾慕。然而,这位卓越的女演员婚姻生活十分不幸。

1935年,封建恶势力利用有关她的婚姻讼案大作文章,造谣中伤,把一桶桶脏水泼到她的身上。她不堪被辱,留下“人言可畏”。

阮玲玉的死因真的是人言可畏吗?一句人言可畏把所有的人都解脱了。一句人言可畏把阮玲玉的死归咎于小报记者,归咎于无聊的小市民,所有的当事人都干净了,都没有关系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新的历史资料的被披露,特别是当年的一些当事人,当他们进入晚年的时候,他们为了求得自己良心的安宁,他们开始打开了自己记忆的,封存的那些资料,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阮玲玉的死不是像我们当初以为的那样是人言可畏。

那么这个时候我想,大概每一个人都会在想,阮玲玉只有25岁,多么年轻的生命。阮玲玉在25岁的时候已经拍了29部电影,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默片时代最优秀的,没有人可以和她竞争的一个女演员的时候,她为什么要用那样决绝的手法终止了自己的生命,终止了自己的艺术,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呢?当我们有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进入到历史那一页,我们一定要回到上个世纪的30年代,回到阮玲玉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场景以及阮玲玉生活当中的三个男人。

资料

一九一零年的上海,诞生了一位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女影星——阮玲玉。阮玲玉的祖籍是广东人,幼年因父亲早世,便随母亲在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帮佣。阮玲玉就是在这深重大院的后院里孤独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也就是在这个院子里,阮玲玉认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命里注定带给她的是躲不过也逃不掉的孽缘,也正是这个男人的出现为阮玲玉的死埋下了伏笔。  

                                                

                                                                 阮玲玉

家庭成员

张家有四个少爷,张家有一个小少爷叫张达民,他18岁,长得非常白净,总是穿得干干净净的,按我们上海那个时候的说法就是小K,什么是小K?也就是上海人把纨绔子弟称为小K,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嘛,但是是游手好闲不工作的。当时的张达民他是在一个里弄的大学里面混了一张大学文凭,然后就在家里面了。这个时候阮玲玉也是在她母亲身边一点一点地长大了,阮玲玉的母亲一直觉得自己给人家当保姆是抬不起头来的,所以她一直关照阮玲玉,你出去千万不能说,你是保姆的女儿,为了什么?为了就是不能够让别人知道,她是一个佣人的女儿,因为那个时候被别人家知道了,你是一个佣人的女儿,那你会被歧视,会抬不起头来。以后就是因为这样一个自卑的心理,导致了阮玲玉的悲剧,这是一个伏笔。

那么我们依旧回到阮玲玉生命当中的第一个男人张达民这儿。张达民他虽然是一个小K,但是那个时候他是经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一个青年人,所以他对保姆的女儿并没有歧视,因为五四新思潮就有一个平等的意识,这是其一;其二,张达民那个时候正好是18岁,年轻,有叛逆期,也有热情,所以他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阮玲玉,阮玲玉那个时候是15岁,虽然是一个少女,但是她身上已经是有一种女人的味道了。

                                                   


月半湾 该用户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