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百家姓
›
W
›
邬氏宗亲
›
【邬氏宗亲】邬氏宗祠:烈火中的拷问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邬氏宗亲】邬氏宗祠:烈火中的拷问
[复制链接]
1363
|
0
|
2011-1-19 12: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烧毁的厢房一角
整个大殿只剩下几根烧焦的木柱
宁海新闻网讯 2004年端午节,在这个本该是吉庆的日子里,西店镇义门村邬氏宗祠却遭遇了灭顶之灾。一场大火把宗祠的大殿、后天井、厢房全部烧毁,雕工精美的戏台也原貌不存。这座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开建,道光十七年(1837年)建成的宗祠,于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规模和规制为县内所仅见,木刻工艺精美,前天井的泮池泮桥在祠堂建筑中独树一帜,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风雨雨,仍然保持完整,但最终却在一场大火中倒下。
“我们邬氏祠堂在宁海所有的祠堂中可算是最好的了。”昨日,曾经修缮过该祠堂的邬师傅带着记者参观了邬氏宗祠。除了石板构造的泮池泮桥风采犹存外,前天井两旁的书房已腐朽破落,整个大殿和厢房只剩下几根烧焦的木柱挺立在废墟中。火灾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人迹罕至,许多地方长满了杂草。
近几年,火灾已成了宁海古建筑的最大安全隐患。同样在去年,黄坛四堂中建筑年代最久远的居易堂也在大火中倒下。损失程度比邬氏宗祠还厉害,整座建筑就只剩下了一个台门和一座马头墙,其它具有很强观赏性和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艺术作品都已化为灰烬。一座百年历史的建筑就在大火中消逝,许多建筑工艺和雕刻作品都毁于一旦。同偷盗、年久失修等破坏古建筑的因素相比,火灾的破坏性更巨大,更具有毁灭性。往往只需要十几二十分钟火势就能蔓延到整座木结构建筑中,将经历了几百年的古建筑摧毁。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经历去年两次大火后,一些古建筑的文保单位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放置了灭火器,但消防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在黄坛克绍堂,记者看到堂屋和大门都堆满了干柴,住户们对消防安全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县消防大队有关人员介绍,目前我县的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建筑在消防安全上存在不少问题:管理脱节,缺乏专职人员管理;消防设置不到位,一些消防器械管理人员不会使用;住户的生活用火较多,存在明火隐患;外来人口租住较多,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据黄坛的民间文保员介绍,去年居易堂的火灾就是由外来租住户烤火取暖引起的);电线老化,乱拉乱接现象严重;附近居民防火意识淡薄等。在记者采访时,黄坛一位老者就曾说:“单单放置灭火器是不够的,人的意识更要提高,要多做宣传,让他们认识到危险。”加强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目前,邬氏宗祠正在修复中,预计一年后将会修成。但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艺术作品将不复存在。同行的邬师傅告诉我们,“现在尚存的,将来修缮我们还有这个能力。全部烧毁了的要恢复原貌就很困难。”
修建重要,如何保护好未曾倒下的古建筑更重要。(见习记者 王银宁 通讯员 胡立乔 实习生 娄娇敏)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tangtang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