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氏宗亲】来姓郡望堂号

[复制链接]
查看988 | 回复0 | 2011-1-21 12: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姓郡望堂号


1.郡望:
江都郡:即广陵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平阳郡: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公元309 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即今山西省临汾市。
洛 阳: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新莽、隋、唐两朝故城辖地达今韩国首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诸王朝亦以洛阳为陪都。故而现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乐安郡:东汉朝永元十年戊戌(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青高苑镇),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博兴市高青县、桓台县、广饶县、寿光县等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改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东博兴)。南北朝时期移治到千乘(今山东广饶),隋朝初期废郡改东安县(今浙江富春)。

2.堂号:
会宗堂:资料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