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之窗
›
学校
›
【德州】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德州】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复制链接]
1401
|
0
|
2010-11-8 1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学校简介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德州市新城区新河河畔,占地面积119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4.4亿元。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信息楼、实习实训楼、学术交流中心、实习工厂、体育场、学生公寓、餐厅等设施。
学院设有6个教学系、部。开设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化学、会计电算化等高职专业17个,电大专业8个,技师专业3个,高级技工专业7个,中职(中级技工)专业25个。在校生12000人。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并考试合格,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国家急需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851人,其中专任教师4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5人,大学本科学历的31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54人,中级职称的171人,“双师型”教师占43.3%。还聘请省内外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4人担任客座教授。
教学水平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团结、勤奋、务实、创新”为校训,培育了独具学院特色的“三种精神”。即紧跟时代、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知难而进、愈挫愈勇、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2007年6月5日,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成为山东省57所高职院校中第八个获此殊荣的学校;2007年6月18日,学院通过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标准化公寓评估,在山东省57所高职院校中第四个获此荣誉;2007年6月21日,又以96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标准化食堂评估,是山东省57所高职院校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学校。
学院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普通机械加工、数控机械加工、综合机械加工、电工电子与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5个实训中心建设,建成了德州市最大的电子阅览室。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气电子、化学轻工等专业的实习设备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级实习基地标准。实习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在中国职协2006年10月组织的第五届技术开发优秀成果 教学楼
评选中,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三项技术成果获优秀奖,三位教师在山东省技工院校优质课大赛中获总分第一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把校企合作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成立了“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重点加强与年收入10亿元以上,特别是全国500强企业的联系。先后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十几个省市的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成员单位已达143家。校企合作深入到教学系、部,设立五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为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和各专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突出学校与企业在人力资源调查预测、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技能人才开发与培训、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新产品的开发等多方面开展合作。真正做到了“订单培养”、“量身定做”,实现了人才培养“对口”与“接口”的零距离。校企合作使毕业生就业渠道更加畅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历史沿革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11月1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字〔2005〕238号文批准成立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德州市唯一的国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省市两级管理,以德州市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德州市技术学院为基础,与德州广播电视大学、德州财贸经济学校、德州科技贸易学校、德州经济学校整合组建而成,是融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为一体,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的新型高职院校。整合组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五所学校,都是德州市职业教育的强校、名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德州市技术学院
院长李炳勇
前身是德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德州技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首批建立的九所市地技工学校之一,也是德州市最早的职业技术学校。占地近百亩,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开设大专、高级技工和中级技工三个层次20多个专业,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党的十四大以来,该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密切校企联系作为学校发展的两条“生命线”,在全国同类学校中率先联合企业建立了改革发展咨询理事会,建立了牢固的校企联系,闯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1998年初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重点技工学校;1999年底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1年5月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副地级事业单位;2004年7月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德州市技术学院。多年来,该校培养的毕业生以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而著称,深受企业的欢迎和好评,很多人成为德州市各行各业的领导和骨干,曾被誉为德州市机械制造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8%以上,招生人数年年保持在全省同类学校领先,多次被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全省技工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先后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德州广播电视大学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成立于1978年,依托中央电大、省电大,以举办普通、成人高等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本、专科学历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函授教育以及各类岗位证书培训考核和继续教育,自1986年开始招生以来,各科类专业已累计招生近10万多人。
德州财贸经济学校
始建于1977年,前身为德州供销学校,曾隶属省供销社,开设财经、理工类专业15个,是一所集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高中、本专科函授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1999年晋升为部重点中专学校,2002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德州科技贸易学校
始建于1977年,前身为山东省德州粮食学校,隶属于山东省粮食局。设有“三.二”连读大专专业5个、中专专业16个。该校是“十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基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示范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核点、山东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核点、德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基地。1999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0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近万名。
德州经济学校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始建于1988年,设置“三.二”连读大专专业和中专专业13个。学校依托企业,逐步探索出“立足中职、面向市场、产学结合、服务行业、校企联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德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很多适用专业技术人才。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虽然原五校都曾有过辉煌。但是,随着德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急需建立一所国办职业技术学院。而要想赶上最后一班车,尽快建成,只有走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膨胀优势资源规模的路子。德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站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英明决策,果敢作为,下决心打破条条框框,力促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级技工教育的跨部门联手,组建全新意义上的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既有高学历又有高技能的“双高”人才。2005年1月,德州市委、市政府将这一思路连同成熟方案上报山东省人民政府审批。这种模式的高职院校在全省全国尚无先例,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德州这一创举格外关注,并在深入调研之后给予充分肯定。2005年11月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建立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使德州市职业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德州市职业教育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填补了德州市没有国办高职院校的空白。最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德州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还可以满足德州人民群众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对于促进德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小康德州,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跨部门联手,创建新型职业技术院校,也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
现任领导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李炳勇
党委书记程吉臣
全面主持院党委工作,分管干部工作。
党委副书记、院长李炳勇
全面主持学院行政工作,分管人事、财务工作;主持党委日常工作。
党委委员、副院长李跃
分管党的建设、机关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离退休干部职工管理等方面工作;协助书记、院长处理干部人事方面的日常工作。
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恒斌
分管后勤、基建、安全保卫、绿化、卫生等方面工作;协助院长处理计划财务方面的日常工作。
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娟
分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协助院长处理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工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洪芝
主持纪委工作,分管工会、妇女和计划生育工作;协助分管院长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纪曰岭
分管西校区管理、技能鉴定、劳务输出、短期培训和校办企业工作。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袁学峰
分管学生管理、共青团工作和学生生活区工作。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李建华
分管招生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院长助理 刘光明
分管继续教育工作。
教学机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设有如下教学机构:
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化学轻工系、中职部 、培训部、电大在线、基础部、远程教育中心
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筹建于2005年8月,它是在原德州技术学院、德州电大等五校计算机教学部、微机室、网络教学设备处的基础上,经过调整组建而成。计算机系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18人,拥有中级职称的28人。
计算系由计算机系综合办公室、学生管理及后勤办公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电脑美术教研室、程序设计教研室、计算中心、电教网络中心等机构组成。现设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脑美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现有在校生近1170人,其中高职430人,中职740人。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专业设置有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审计事务、物流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烹饪技术、工商管理、旅游管理9个专业。拥有58个教学班共计2320人。专兼职教师148人,专职教师107人,其中研究生8人,拥有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57人。设立经济管理教学实训中心,由ERP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物流商务实训室、营销策划实训室、餐饮实训室、旅游实训室、茶艺调酒实训室、形体训练房和学生创业园组成,实训中心总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ERP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手工会计模拟室可完成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供应链生产制造四个模块的操作训练和手工会计岗位各项操作训练。物流商务实训室,营销策划实训室,可通过模拟市场营销、物流流程的实际场景,使学生直观感知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模拟报关与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作业程序;餐饮实训可完成餐旅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烹饪技术、食物制作技术、烹饪原料知识、基本功训练课程整套的实训,茶艺调酒实训室、旅游实训室、形体训练房可为旅游、餐饮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和专门技能训练,满足相关专业对学生礼仪培训的要求。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构建“仿真+全真”的实习、实训环境,探索公司化运作的实训教学模式。
机械工程系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筹建于2005年8月,是在原德州技术学院、德州电大等五校基础上,在资源优化、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经过调整组建而成。机械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副高级职称33人,讲师36人,高级技师7人,技师26人 ,双师型教师33人。其中,享受政府津贴,德州市首席技师1人。机械工程系开设了高职、高级工、中专加技工等多层次的多个专业。
电气电子工程系
电气电子工程系2006年7月正式成立。该系是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目前6个系部之一,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4个高职专业,6个高级技工专业和5个中职专业。在校生2000人。电气电子工程系师资队伍由79名专兼职教师组成。高级职称教师29人(36.7%)、中级职称教师16人(20.3%)、初级职称教师36人(45.6%)、98%的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7名研究生,平均年龄35岁。2006年引进了15名青年教师,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形成教师成长梯队,“双师素质型”教师占50%以上。
化学轻工系
化学轻工系现由6个专业组成:化学电源技术与制造专业、化学工艺专业、食品工程专业、建筑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纺部运转专业。其中化学电源技术与制造专业为国内首创专业,也是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食品工程(粮油储存与检验)专业为山东省重点专业。
化轻系现有教职工38人,拥有由博士、硕士、学士组成的层次搭配合理、精干务实的教学梯队。70%以上的教师具备实际生产经验,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符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师资“双师型”队伍的规范要求。
“中职基础办”全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和基础教学办公室。共有教师54人,其中副教授4人,高级讲师 20人,主要机构有中职综合组、基础综合组、学生管理组、文科教研组、理科教研组、政体教研组,负责管理高中和电大两个教学层次。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是按照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总体规划,面向社会各界,各层次进行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教学予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部门。多年来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烟台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对外贸易大学网络学院,山东大学网络学院,山东大学成教学院等多所院校联合办学。以诚信及服务取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集中了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设施,开设函授,业余学历教育等成人高等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体系。
远程教育中心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远程教育中心是学院中层机构,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广播电视大学、市广播电视大学和县市电大工作站系统中担负市电大工作职能,负责该系统所有学历教育和长短期培训考试工作任务,现设招生教务科和教学管理科两个主要部门,目前主要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放教育共开设本科专业12个,分别为:法学、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卫生事业管理、行政管理、英语、机械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开设专科专业14个,分别为:法学、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数控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护理学。现有在校生3040人。
前景展望
学院党委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学院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十个系、三部一中心(中职部、基础部、培训部、远程教育中心),设置高职专业25个以上,高职在校生达到10000人,中职在校生5000人。把学院建成鲁西北、冀东南地区实力最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德州市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使学院成为集学制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劳务中介为一体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成为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全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牌学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知名学校,力争列入国家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家乡市场
小海豚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家乡品牌
家乡市场
家乡医疗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