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滨州职业学院

[复制链接]
查看1245 | 回复0 | 2010-11-8 1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滨州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合并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卫生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经济学校以及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自建院以来,积极实施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发展战略,先后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转变和由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赢得了省、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取得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办学条件  
 学院现占地面积3832亩,建筑面积63.5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3.9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592.58万元,总资产6.68亿元,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余人。学院现设3个二级学院、6个系和3个教学部,现有52个高职专业涵盖了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业、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环保气象与安全等12个专业门类。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118人,专任教师884人。专任教师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国家有突出

  
  
滨州职业学院

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65人,获博士学位6人,获硕士学位251人,双师型教师443人。建立了616人的生产一线兼职教师资源库。 [2]

内涵建设  学院坚持以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为主,已建成2个省级示范专业(点)、3个省高校特色专业、2个省级

  
  
滨州职业学院

主体专业,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省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3项;全国首届实践教学设计奖3项。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ERP沙盘、英语大赛及全省数控、机器人、电子设计、软件设计、计算机操作等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23项。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高职毕业生当年年底就业率达100%。用人单位综合评价称职率为98.6%。 [2]

办学特色  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建设集学生实践、生产经营、技术研究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吸引社会投资

  
  
滨州职业学院

近2亿元建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7大系列14个院内实训基地(实习园),校企合作、院园一体,学生在实训基地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该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并在“职业教育版”进行详细介绍,《大众日报》内参予以推介,谈松华、杨金土、刘占山、陈解放等专家实地考察后给予充分肯定,100多所兄弟院校来院考察交流。[2]


校企合作  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先后与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合作关

  
  
学院雕塑

系,上海浦东新区组织部(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总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护士基金、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等用人单位在校内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与济南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定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书;成立了“中国平安保险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班”、“东方地毯班”等冠名班,实现了校企“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毕业生上岗“零过渡”。 [2]

科技研发  学院科研坚持突出实用性,承担各级各类课题364项,有323项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获国家专利13

  
  
学院雕塑

项,实施成果转化48个,1课题是国家863课题。学院自主研发的LVDS接口芯片被山东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我国第四个成功研发芯片的高校;滨职豆一号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2008年滨职棉1号顺利通过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校园文化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初步形成了知行垂范的教风、博知敏行的学风、
  
滨州职业学院

崇德尚能的校风;将“与市场共舞,助群雁起飞”确定为基本办学理念。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是26个获奖院校中唯一的高职院校。 学院先后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7项评估并均获优秀等级;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等23项省级荣誉称号,集体二等功等30余项市级荣誉称号。2005年已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院,被评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山东省职业院校。 [2]

教学机构基础课教学部  滨州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是学院下设的一个教学部门,主要承担全院的基础课教学任务和语言文字、体

  
  
滨州职业学院

育比赛等工作。自2002年成立至今,经过历次调整,现下设综合科、教学科和语委办3个行政科室以及数学、理化、语文、英语、体育等5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9人,讲师31人,博士1人,硕士(含在读)25人。设有数字化语音室、化学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普通话测试站及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测试中心等教学与测试场所。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基础课教学部紧紧抓住教学和科研两个首要工作,致力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年来,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数学建模大赛等多个奖项以及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学校、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基础课教学部正紧跟时代步伐,牢记“责任”校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工业工程系  工业工程系是学院主要教学单位之一。现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滨州职业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制造技术6个专业。在职职工48人,在校生2300余人。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连续被学院评为“三育人工作先进系”、“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专升本报考升学率为年均33.5%。该系现有专任教师32人,教授1人;副教授15人;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19人;“双师型”教师24人;技能考评师8人;老中青比例为1:5:2;近几年先后在国家、省、市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21名教师参与相关专业教材主编或参编;5门教材为院级自编教材;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5人获市级以上表彰。已形成以省高职特色教学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为龙头的专业群。先后建成电工电子、电力拖动、金属材料、家用电器与维修、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电气智能平台等12个实验室;模拟实训计算机房3个;数控机加工实训车间1个;普通机加工车间1个;钳工、电气、焊工实训车间各1个,实训基地配有数控加工中心1台;数控机床22台套;普通机床41台;交直流及氩弧焊机50台、气焊设施20台套;钳工实训操作台100台。 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为帮助学生找到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的就业岗位,先后与山东滨化集团、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富海集团、日照钢铁集团、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青岛海信集团、首钢集团、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百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现如今已形成了 “订单培养”、产学研合作、多证式培养人才的办学局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航海学院  滨州职业学院航海学院是按照国家海事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规范要求,

  
  
滨州职业学院

开展航海类教育、培训的二级学院。自成立以来,学院严格按照海事、教育等主管部门的要求,全面加强基础建设和质量管理,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在校生270人。经国家海事局批准,学院可开展海船甲类三副、三管轮等11个培训项目,主要包括甲类三副、甲类三管轮、基本安全培训,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高级消防培训、精通急救培训,雷达观测与标绘和雷达模拟器培训,自动雷达标绘仪培训,GMDSS通用操作员,值班水手和值班机工培训等。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按照“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强效益”的思路,针对海运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多证并举、理实交替”的人才培养特色,有效推动了现有专业基础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证书通过率不断提高。

  学院设施、设备先进、齐全。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了航海水上实训基地,轮机实训基地、航海仪器实训室等三大实训基地,共15个实训室,并配套建设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远程考试机房,配置了金工工艺设施、电工工艺、电气测试设备等满足船员培训的设施设备。

  家纺学院

  家纺学院是滨州职业学院的二级院系之一,是我院 “三育人”、“学生管理”、“教学管

  
  
滨州职业学院

理”先进单位。家纺学院现开设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染整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等6个高职专业,其中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全省高校重点示范专业。家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办学理念先进,培养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高、质量好,为滨州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培养了大批生产技术业务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魏桥创业集团的总经理张红霞、滨州亚光集团的总经理王红星、淄博兰雁集团的总经理姜明等,就是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家纺学院坚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学院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家纺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己任,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定单培养、产学合作、多证制等办学特色。建立了家纺产品设计师、纺织保全等职业技能鉴定站,采用“筑巢引凤”模式与滨州双泉针织有限公司共建了校内服装加工教育分厂,服装专业采用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零学费培养的新突破。与东方地毯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学生实习期间就拿岗位工资,企业还出资为学生报销50%的学费,真正实现了零学费培养。与魏桥创业、亚光集团、华纺股份、中海石化、鲁北化工、博汇集团、京博集团、富海集团、淄博兰雁、淄博鲁泰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医疗(护理)系  滨州职业学院医疗(护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6

  
  
滨州职业学院

人,讲师27人,其中研究生学位24人,在校生4000余人。医疗(护理)系现设有护理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等5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已有50余年办学历史,在校生近3000余人,2006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护理专业教研室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近年来该系教职工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和医学著作100余部,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有16项教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两项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医疗(护理)系下设成人护理、影像与检验技术、基础护理、妇儿护理、医学基础、临床医学、解剖胚胎、药学等8个专业教研室和医疗保健站。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现校内实习基地15000平方米,实验实训设施总值870万元,校内护理实训基地2005年被批准为“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现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山大二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市人民医院、德州市人民医院、莱芜市人民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等50余家县市级以上医院。其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实习生绝大多数被留院工作,并受到医院领导的好评。经济管理系非常重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人、财、物投入,建设水平和建设成果在全省同类院系名列前茅。现已建设国家级精品教材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门,省级特色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2007、2008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总决赛均获一等奖。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拥有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50名专任教师中有

  
  
滨州职业学院

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27人;教授3人,副教授1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劳动模范1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1人,市级师德标兵1人;有39名教师持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估评师、律师等职业任职资格证书。获得省部级成果奖10项,市级奖37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9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6篇;有48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院自1979年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管理系形成了合理的专业布局和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现开设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经济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税务会计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8个专业。建有高标准网络化会计电算化专用机房2个,ERP电子实验室2个,ERP沙盘模拟实验室1个,多媒体教室25个,电子商务实训室1个,现代物流实训室1个,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实训室1个。 经济管理系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近五年,主体专业的一志愿上线人数一直列全省同类院校前5位,并先后获得“先进党总支”、“五四红旗团总支”、“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学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现有专业教师5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2人,讲师21人;硕士研究生28人,在读硕士10人;有学院教学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能手1人,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5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我系教师年轻有为、知识层次高、勇于创新。近年来,编辑出版教材18部,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0余篇,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一门,院级精品课程六门。我系以“立足市场、特色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原则,秉承“知行并重,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同时,努力做好毕业生推荐与服务工作,与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与多家企业合作,保障了学生的高质量、高满意率就业。现在校生1064人。我系拥有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实习实训条件。计算机公共基础及专业实验室22个,微机总数900余台;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一个,以及设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维修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和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动漫专业实训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我系学生学风正、创新性强,在全国、省级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参加“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比赛获二等奖,2007年全省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2007、2008年连续参加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三个。
建筑与艺术设计系  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是滨州职业学院传统优势系,是最具特色的骨干系之一。现开设7个高职专业,在校人数达1600余人,实验室设备总投入达300多万元,专业图书40万册。全系现有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7人,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等双师型教师6人。[3]

学校领导历任领导  原党委书记 张冠文(2001-2006)

  原院长、党委副书记 朱宝德(2001-2005)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王观庆

  院长、党委副书记 石忠

  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成斌

  党委委员、副院长 李黎明

  副院长 刁万祥

  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祥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时燊华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