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村村通
›
山东
›
父老乡亲
›
【烟台】地名由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烟台】地名由来
[复制链接]
632
|
0
|
2010-11-15 16: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ujuan 于 2010-11-16 19:57 编辑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 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烟台开埠 1858年,中英不平等《
天津条约
》,把
登州
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 “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在烟台设立“东海关”,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
对外开放
口岸。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洋学堂、洋行、洋医院相继在烟台建立,洋货洋品也相继由烟台上岸。中国的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年,烟台先后敷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
开埠,打开了烟台口岸的大门。开埠之后,外商涌入。1875年一年就有707艘次轮船出入。外国商人运走花生、大豆、丝绸、矿石等土特产,又从国外运来工业品。银行、洋行陆续开业,进出口额逐年上升。到本世纪初,烟台先后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商的增多,烟台的涉外活动也逐渐增加。从1862年英国最先在烟台设领事馆起,先后有美国、日本、德国、俄国、法国、意大利、挪威、奥地利、匈牙利、荷兰、比利时、丹麦、西班牙、瑞典、朝鲜等15个国家在烟台设立过领事馆。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liujuan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