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复制链接]
查看1111 | 回复0 | 2010-11-16 13: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沧州市建校最早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当时定名沧州师范学院,曾招收中文、数学两个专业的本科生。1962年因经济困难撤校,1973年恢复重建,1984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定名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2010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10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筹建到期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学校更名为“沧州师范学院”。
学校简介
概述  学校面向省内外招生,目前,在校生达7400余名。多年来还担负着为沧州市及省内外部分地市培养、培训中学师资的任务。学校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市区,东临渤海,毗邻京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从火车站乘19路、236路公共汽车可直达学校。
硬件设施  经52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校园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和行政用房9万平方米。现代化图书馆面积1.82万平方米,有藏借阅一体的阅览室10个、电子阅览室2个、数据库3个、藏书61万余册、期刊1200余种。有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总值3300万元,有各类型的计算机房25个,教学用计算机2100台;有语音室10个,多媒体教室30个;实验室142个,能按新教学计划大纲开出全部实验课程。教学楼、科研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体育馆等建筑楼群,独立成体,设施配套。校园内绿树成荫,各类树木花草争奇斗艳,是青年学生求学和健康成长的理想学院。
校园环境  校园建筑景观精致大气。新建大楼设计新颖,布局匀称、舒放、富有艺术气质。1.83万平方米现代化图书馆,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教室宽敞、俊朗,学生宿舍附设晾台,空间充裕,起居舒适,网线入室,多媒体教学,人工湖碧波荡漾,湖岸游廊环合,树木葱茏,翠绿婆娑,赏心悦目,远离尘嚣,是青年学子静心研读、治学修身的乐得之所。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职工746人,其中专任教师411人,教职工总数的55%。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9人,副教授1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3%。有博士2人、硕士1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1%;另有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42人;赴国外留学及访问学者5人,国内访问学者8人。该校还先后聘任了32名客座教授和4名外籍教师。全校有10名教师荣获国家和省“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称号,8名教师获得 “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有10名教学和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入选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有19名教师被评为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计算机系、教育心理系、中文系、英语系、史地系、法政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和职业技术教育部等16个教学系部,41个招生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3个,非师范专业28个,涵盖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5992人。是一所适合当今经济发展需要,专业设置齐全的高等学府。

机构设置  学校机构主要设置有:党政办公室、党委组宣部、纪检委、工会委员会、团委、老干部科、人事处、教学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财务科、保卫科、后勤产业集团、继续教育部、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学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的党政一把手工程,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良好。学校在北京、天津、青岛、苏州、广州、深圳及河北省和本市建立了稳定宽敞的就业渠道。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在上述经济发达地区成功就业,就业率在85%以上。随着沧州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一体化建设,大量的外资、合资企业入住我临港经济开发区,今后将有大量的毕业生实现“本土化”就业。

所获荣誉  学校教风严谨,学风优良,纪律严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专业优秀人才,毕业生分布在沧州市、全省、全国乃至国外教育、科研、企业事业等各个行业,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数千名毕业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有的被评为省、市、县级劳动模范,有的被评为河北省"十大科技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数十名毕业生在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国外高等学府执教,成为有一定影响的专家或学者。

  创办于1985年的《沧州师专学报》,是沧州高校唯一的省级期刊,2004年获河北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二等奖。

  学校多次荣获国家部委、省政府、市政府"先进办学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科技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建功立业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被社会各界誉为"经济建设高级人才的摇篮"。

e6508eef920135dfcf1b3e5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