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百家姓
›
D
›
丁氏宗亲
›
【丁氏宗亲】丁姓郡望堂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丁氏宗亲】丁姓郡望堂号
[复制链接]
1722
|
0
|
2010-11-24 1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丁姓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热河上营:即今河北省承德市,蒙语称“布尔噶苏台”,即著名的木兰围场、热河上营,史称“紫塞明珠”。清朝乾隆年间的《热河考源》中记载:“热河,今称武列水,水源有三……三源既汇,又西南流沿山庄东北,历锤峰下,山庄之内亦有温泉流出汇之,于是始有热河之名。”热河,即武列水,北从波罗河屯(今河北隆化)南流折而东,经热河上营、偏岭、大石庙,在热河下营注入滦河。避暑山庄所涌之水在上营东南与武列水汇合。从此至下营这段河流因有温泉注入,故称“热河”。热河上营即今市中心区火神庙一带;下营即今大石庙乡庄头营子村,相间二十五华里。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清王朝康乾盛世时期修建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作为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历史见证,以其北国雄奇风光兼具有江南秀美景色著称于世。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期,属燕国领地。秦、汉至唐、宋时期,匈奴、鲜卑、库莫奚、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北宋欧阳修留有“儿童能走马,妇女亦弯弓”,“合围飞走尽,移帐水泉空”的诗句。元、明时期属北平(今北京)府,为喀喇沁、翁牛特、察哈尔等蒙古族的游牧地。直到清朝初年,热河上营始终没有设立过什么中央或地方管理机构,是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的小村落。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宫,人口与日俱增;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标致热河进入了发展期;到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就已经是“生理农桑事、聚民至万家”的大村镇了。此后,为适应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的需要,各蒙古王公,朝廷大臣及一些词人文士都争相在承德建设府邱宅院,承德工商业随之高速发展,市井行人杂踏,车马喧嚣,酒楼茶铺鳞次栉比。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设热河厅,第二年设热河总管,统理东蒙民政事务。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罢热河厅设承德直隶州,此是“承德”名称的始源。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乾隆大帝开始幸避暑山庄,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大帝在一道渝旨中说:“热河地方朕每岁秋弥先期驻跸,数十年来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桑繁殖,市肆殷闻……皇祖诗云聚民至万家,今则不止于万,俨成大邑矣……热河自皇祖建山庄以来,迄今六十余年,户口日滋,耕桑益辟,俨然一大都会”,是年升为承德府。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l0年)设热河都统署。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以后,热河文武官员均属都统署管辖,官职与朝廷派出的总督、巡抚同。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建制,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公元1929年)改建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省会。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3月,承德沦陷,为日寇占领区。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14日寇投降,承德成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后改为热西办事处、热西工委。9月筹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正式成立。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8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承德。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承德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于当年成立承德市政府,隶属于热河省。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市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1958年承德改由承德专署领导。1960年承德专员公署撤销,恢复为省辖市。1961年承德专署复设,承德市再改为地辖市。1982年地、市分署办公,承德再次改为省辖市。1993年承德地、市合并为一,为地级市,下辖三区八县,即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2.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承德堂:以望立堂,亦称热河堂。
驯鹿堂:源出东汉的时候,丁茂从小家里很穷,饿死了父亲。他对母亲最孝。母亲死后,他背土筑坟,又在坟旁栽了松柏。白鹿从山上到墓旁帮他守护坟墓。太守举他为孝廉,他为了守孝,拒绝不受。丁氏以“驯鹿”为堂号。
钟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梦松堂:资料有待补充。
双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余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果堂:资料有待补充。
广大堂:资料有待补充。
应北堂:资料有待补充。
松兆堂:资料有待补充。
瑞松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爱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贤祠:资料有待补充。
裕昌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善堂:资料有待补充。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非主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