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工业大学

[复制链接]
查看1203 | 回复0 | 2010-11-29 15: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工业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工学院,教师来自于各全国重点大学,骨干教师主要来自清华、哈工大、交大、浙大等名校。学校的党政干部多由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从企业中抽调。1979年更名为上海工业大学,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作为当时中国工商业中心(上海)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上海和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专家;并被确立为上世纪上海市三所市属重点大学之一。
学校介绍  上海工业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工学院。197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上海工业大学,是一所
  
原上海工大第一教学楼

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当时三所上海市市属重点大学之一。

  1994年以上海工业大学为主牵头联手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专科学校组建了新上海大学。在新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未完成前担负新上海大学行政管理中枢的职责。

  198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民盟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教授担任校长以后效仿欧美一流大学制度,将"三制"引入了中国,并大规模改革,增加了淘汰力度,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学生综合能力。学校整体实力跻身上海市高校前列,甚至超过部分中央部属高校,在全国高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地址为上海市闸北区延长路149号。现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

外界评价  上海工业大学在上海的市属院校中一直处于领头羊地位,为上海的本地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尤其在冶
  
上海工业大学

金,电力电子,机械,自动化,力学,通信,计算机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毕业生活跃在上海宝钢集团,仪表系统(上海自仪),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隧道,上海电信等国家重点企业,以及国家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部分校友已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国家大型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不少校友早年留学欧美,并在欧美为中西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院校合并  长期以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是上海市属高校的中坚力量,是上海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90年代的全国211工程评选中,上海本地高校获得2个名额,为使三所本地高校都能入
  
校训精神

选,上海市政府打算让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合并,并且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或者为华东理工大学,但是以上校名分别被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化工学院抢先取得。因此为了新校名不得不并入另一所本土高校原上海大学。由于上海工业大学的强势地位,新上海大学的领导班子以上海工业大学为主。校训是上海工业大学的自强不息,教学制度也完全承袭上海工业大学的风格。虽然这样有益统一管理,但是无视其它被合并学校传统的做法也颇有微词,并造成合并后人才的流失。

历史沿革  1960年9月,上海工学院成立。开创阶段,学校的专业设置立足于上海建设中国工业中心发展需要,设立
  
校园风光

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仪表工程等4个系和相关9个专业。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自于全国各地高校,骨干教师主要来自清华、北京钢铁学院、哈工大、交通大学、浙大等名校。学校的党政干部,包括学生辅导员很多由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从企业中抽调。1960年至1966年,学校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是原上海市委工业部副部长李华,继任者是原上海军工委书记张敬人。

  1972年,上海工学院与上海机械学院合并。无线电技术和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划归上海科技大学。

  1979年1月,与上海机械学院分离,恢复上海工学院建制,正式更名为上海工业大学。学校改名后的首任校长是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部长杨慧洁。

  1983年1月,钱伟长教授开始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1994年5月,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上海大学。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