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中华老字号
口号:暂无
简介:建店之初,仅以自制自卖、作坊式手工生产维持经营。\"桂香村\"这一名称的来历,据说是1911年其老板在制作糕点时,在桂花坛子里发现十枚金戒指,意外之财,使老板有了扩大经营的资本。1916年桂花盛开的中秋, 桂香春
老板用此十枚金戒指和其他十人投资,将前门附近的原址迁至西单牌楼北374号,并正式取名\"桂香村\"。建店不久,老板又在原基础上扩建了三百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并请著名书法家撰写\"桂香村\"三字匾额,悬挂于正门门楣上方。大门两侧的柱子上书有\"喜寿糕桃,龙凤喜饼\",柱头上刻有刘海戏金蟾标记,店内装潢典雅大方,宽敞明亮,其规模和气势在京城都是数一数二的。其古朴典雅的南方水乡风情建筑和江浙风味食品赢得了各界人士的欢迎。为突出南味特色,又从江浙一带延聘糕点制作名家数人主掌案头。精湛的技艺、严格的选料,使桂香村食品名声不胫而走,当时被誉为\"样样皆上品\"。据《旧都百话》记载,当时凡是场面上往来的礼物都奔向桂香村。但是由于时代局限,当时也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能经常享用。
尽管在近百年的经营过程中,受历史上多种因素的影响,桂香村曾几起几落,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解放后,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桂香村老树新花,在继承传统风味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品,并以优质的服务,敞亮的店堂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顾客。
桂香村产品分为糕点、肉食和小食品三大系列,数百个品种。糕点类分为南点和西点两大类别,南点多以苏式、 广式为主,其制作工艺精细,选料严格,调配讲究,色香味俱佳,其风格为油大酥脆,料重甜咸,一般以椒盐和肉馅为多,季节产品如宁波汤圆、南味元宵、端午粽子皆各具特色。尤其中秋月饼更有其独特之处,其中分京式、苏式、广式等三大类别和传统型、改良型、营养型、水果型、无糖月饼、冰皮月饼共六大系列,计160个品种。每逢中秋佳节产品十分抢手。代表产品有\"银河秋月\"、\"三潭映月\"、\"麻云素月\"、\"双蝎拜月\"等,近年推出的\"白巧克力月饼\"、\"奶油玉米月饼\"更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赞许。其他诸如\"牛舌饼\"、\"状元饼\"、\"葱油桃酥\"、\"徽州麻饼\"及时令产品\"南豆糕\"、\"鲜玫瑰饼\"更是以其独特风味享誉京城,被评为\"用户满意产品\"、\"质量信得过产品\"等多种荣誉称号。
肉食多以苏州产品为主,代表品种有\"苏式叉烧肉\"、\"五香熏鱼\"、\"无锡排骨\"、\"笋豆\"等,均甜咸适口,久食不腻,新式的真空包装,延长了保质期,便于携带,是居家旅游的首选食品,小食品类以\"芝麻糖\"、\"花生糖\"等苏式南糖为主,口感香甜酥脆,为上乘消遣食品。桂香村不但以精美的产品吸引着南北顾客,还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引来诸多文人墨客。梨园泰斗袁世海、梅葆,书画界名流王遐举、陈书亮、米南阳、李滨声,诗人臧克家都多次光临并留下珍贵墨宝,为桂香村这个百年老店增色不少。
联系: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139号(近护国寺小吃)
010)66164232
网址: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