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高陵洞箫艺术

[复制链接]
查看689 | 回复0 | 2013-4-5 22: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关中平原腹地,有一个被称为“白菜心”的地方,这里的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泾河、渭河在这里汇聚在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泾渭分明”的景观,这里就是西安市的高陵县。高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的区县,高陵洞箫、高陵曲子、高陵民间花灯纸扎技艺、韩氏骨外伤和制药技艺都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非遗项目相比,高陵的洞箫多了几分传奇和神秘的色彩。

    神奇传说:他的箫声让狼着迷

    严格说起来,高陵洞箫应该叫做胡道满洞箫,上世纪七十年代,胡道满这个名字在整个高陵县乃至省城西安都赫赫有名,正是他把洞箫艺术发扬光大。“老辈人传说,胡道满经常对着井口连续吹箫,其箫声甚至在五六里之外都能听到,他的唱片至今保存在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资料室中呢。”提及高陵县这位昔日的名人,高陵文化馆副馆长吴英说起来依然是非常自豪。

    其实胡道满的祖上不是陕西人,他的父辈在清同治年间从湖北逃荒至渭河以南安居,而胡道满的父亲后来就定居在了高陵县的耿镇。在胡道满洞箫艺术生涯中,有三个人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父亲胡学忠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因而家庭富裕,给了胡道满很大学习空间。胡学忠又是一个忠实的戏迷,并会雕刻制作皮影,吹箫是他的看家本领;胡道满幼年就读于当地秀才景春林的私塾,景春林在文化知识上给予了胡道满很大的帮助;邻居刘天昌是一个特别爱唱曲子的人,经常和胡道满一起逢年过节在庙会上表演。在这三个人的帮助下,胡道满开始了自己的吹箫生涯。

    吴馆长告诉记者,胡道满在高陵是个带些神秘色彩的人物,坊间盛传他留着长胡子,不爱说话,唯一的爱好就是吹箫。只要一有闲暇,就会拿起箫,悠远的箫声传开,周围的人也都放下手里的农活静静地听他吹箫。“听说他20岁那年,为了更好地运用气息,对着井口吹奏,听其回音,反复改进,一个秋夜,当他沉醉地吹奏时,忽然发现一只老狼卧在不远处,也在聚精会神地品味他的箫声。”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3313

1305853354537952-130585335454314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