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乡品牌
口号:世界螃蟹看中国,中国螃蟹看江苏,江苏螃蟹看泗洪
简介:自1996年以来,泗洪县紧紧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水产资源条件,始终紧扣“以蟹为媒、以节会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办节宗旨,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中国泗洪洪泽湖螃蟹节。此次螃蟹节将以“激情泗洪 河蟹世界”为主题,以蟹乡激情、蟹趣横生、“蟹”逅泗洪、蟹香四海、蟹出名湖、蟹行天下、蟹坛争锋、蟹王争霸、蟹韵之美、蟹乡礼赞十大板块为载体,突出“专、特、精、新”四大办节特色。
从人工养殖到“大养蟹”。1986年,泗洪县首开人工养殖螃蟹先河,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扩张。养殖技术由最初的池塘养殖发展到后来的网围养殖、稻田养殖,养殖范围由原来的沿湖乡镇逐步扩大到全县,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大养蟹”阶段。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螃蟹之乡”称号。当年,泗洪举办了首届螃蟹节。
从“大养蟹”到“养大蟹”。进入90年代末,由于螃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迅速增长,螃蟹市场逐步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泗洪县积极推广大苗种、稀密度、早投入的养殖模式,在精选品种、优选饲料上下功夫,并于1998年起每举办螃蟹节都有蟹王蟹后争霸赛的内容。从此,泗洪螃蟹养殖规格越来越大,带动了螃蟹出口。以至到今年,评出的蟹王成为“江苏省迄今为止最大的螃蟹”。
从“养大蟹”向“养好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广大消费者对螃蟹的环保、生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抢夺螃蟹市场“话语权”,泗洪在全国开创了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先河,先后探索出湖区围网养殖、稻蟹混养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全县螃蟹生产90%以上实现了生态养殖,螃蟹养殖实现了由“养大蟹”向“养好蟹”转变,“膏丰、黄多、匡实、安全”的大闸蟹已经成为泗洪螃蟹的金字招牌。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泗洪的螃蟹养殖已经成为全县水产养殖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已开发螃蟹养殖面积54万亩,螃蟹年产量达3万吨,出口量连续三年蝉联江苏第一,年产值达15亿元。同时,螃蟹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捕具生产、冷藏冷冻、品牌包装、物流运输、餐饮美食、演艺服饰、旅游用品等形成了“新360行”。
以蟹为媒,开发开放屡结美好姻缘
人们都说,泗洪每办一届螃蟹节,对外开放就更深入一步。按照县委书记冯岩的说法,螃蟹节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泗洪用这样的方式整合世界的资源,促进自己的发展。泗洪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方位、深层次开放的阶段。
推进国际湿地研究合作。泗洪今年螃蟹节期间举办洪泽湖湿地国际论坛,有着坚实的基础。2002年2月,洪泽湖湿地保护区上升为“国家级”。2008年8月,湿地还加入“国际湿地”组织长江湿地网络。现在的泗洪洪泽湖湿地保护区面积已达75万亩,拥有鱼类67种,鸟类15目44科194种,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推进洪泽湖环湖旅游合作。去年,泗洪牵头、盱眙和洪泽两县参加的环洪泽湖旅游合作协议签署实施。此举使得三县湖区特色景区景点整合串连起来,成为一个新的精品旅游线路。经历了10届螃蟹节的影响和带动,泗洪逐步打响了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红色经典和古色文化旅游为两翼的“三色”旅游响亮名片。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2.8亿元。
推进南北蟹乡挂钩合作。常熟与泗洪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南北挂钩对子。两地分别是阳澄湖蟹乡和洪泽湖蟹乡,南北蟹乡携手,演绎许多共赢佳话。每年,泗洪向常熟销售无公害农副产品1个亿以上,常熟则向泗洪推出游客1万人以上。
万名客商成为“新泗洪人”。招引大项目贯穿每一届螃蟹节的始终。10月18日,中国·泗洪第十届螃蟹节开幕当天,有20个亿元以上项目在经济开发区集中开工建设。十届螃蟹节,串起13个招商引资推进年。截至目前,已有326个规模以上项目落户泗洪,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2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有机食品、建筑建材四大主导产业。据粗略统计,在泗洪投资兴业的外地客商有一万多人。
联系:泗洪县
13511798299
网址: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