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 圣轩文化:中华姓氏丨康姓

[复制链接]
查看2358491 | 回复0 | 2017-11-25 09: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雅 于 2017-11-25 10:07 编辑

百家姓 | 圣轩文化:中华姓氏丨康姓



圣轩文创

640.webp.jpg

百家姓


姓氏概况

    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这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
640.webp (9).jpg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叛乱平定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他死后谥号是“康”,其后裔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史称康姓正宗。

2、出自汉代西域康居国王子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梁书·康绚传》所载,汉代时,西域康居国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以示臣服,汉代在西域设置都护,那位王子到达我国后就在河西落脚待诏,后康居国王子定居河西(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其后人以国为氏,是为甘肃康姓。

3、出自匡姓,为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名讳,匡氏改为康氏。据《宋史》载,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
640.webp (10).jpg

姓氏风范

    康大和公元(1507-1577),字原中。嘉靖四十年(1561),晋升南京工部尚书。明朝皇帝称赞大和为“一代儒宗”。他是嘉靖、隆庆、永乐三朝元老,学问渊博,治学严谨,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实敦厚,不事表举”。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二人应兴化郡守吕一静之邀,续修《兴化府志》,为总裁。后与林云同等续修《郡志》。除总纂《兴化府志》(万历甲戌志)外,有《砺峰集》、《续莆阳文献》传世。
640.webp (8).jpg

姓氏家训

孝父母。
    孝为百行之源,要做孝子,一是爱惜父母,二是敬重父母,三是要守身。孝能感天动地而必有其后。
敬祖宗。
    凡葬祖祭祀自有正礼,王法当禁者不可行。
重师儒。
    师儒乃明圣贤之道,不可不重。读书人,受恩不可忘,无恩不可怨。不可恃才而傲慢乡党,不可挟绅矜而出入衙门。
正闺门。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重视门风。一族有族规,一家要有家规。闺门之整肃又先在男,男子守正,妇女谁敢不正。
睦宗族。
    宗族便是兄弟。一族便是一大家,一家和睦一族好。愿世世知书保全祖宗的恩义。
务正义。   
    我祖宗忠孝传家,后世子孙必务正业,只有士农工商贾之路。至于地里医道,虽非邪术,恐学制不精,误人不少,切不可图其事之安逸,轻学以害人。

姓氏图腾

640.webp (7).jpg

    是天表重的简化。“回”是灵台方坛,康上为牙璋,中为玑盘,天竿两侧四点为圭度,即八卦历度。


END

微信图片_2017112420035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