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谱
›
文化
›
白字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白字戏
[复制链接]
1305
|
0
|
2011-1-26 13: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时间:
2006年
类别:
传统戏剧
地区:
广 东
编号:
Ⅳ—74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海丰县
白字戏是用广东海丰、陆丰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海陆丰等粤东地区,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改用当地方言演唱,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起初白字戏和潮剧都称白字戏,白字戏名为“海陆丰白字”,又称“南下白字”;潮剧名为“潮州白字”,又称“顶头白字”,后来白字戏一名用来专指海陆丰白字。
白字戏唱腔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它音乐优美,有联曲、滚唱、一唱众和等形式和特点。
传统乐队7人,俗称“七张交椅”,乐器包括一对鼓(大鼓、鼓头)、一对吹(头吹、二吹)、一对锣(头锣、二锣)、一副大铙,后文武场乐器都有所增加。白字戏曲白采用海陆丰方言,分生、旦、丑、净、公、婆、贴七个脚色行当,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短打用南派武工,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白字戏以演文戏见长,亦从正字戏中吸收部分提纲武戏,擅演儿女恋情,整本戏较多,折子戏较少。其剧目分小锣戏、大锣戏两大类,小锣戏又分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民歌小调戏三种。小锣戏唱腔活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锣戏音乐庄重典雅,具有高腔音乐的特点。白字戏的主要剧目人称“八大连”,包括英台连(《同窗记》)、陈三连(《荔镜记》)、高文举连(《珍珠记》)、秦雪梅连(《三元记》)、蒋兴哥连(《珍珠衫》)、王双福连(《临江楼》)、袁文正连(《还魂》)、崔鸣凤连等,另有《白鹤寺》、《白蛇传》、《访友记》、《书琴缘》、《天门阵》、《白罗衣》等优秀传统剧目和《金菊花》、《红珊瑚》等现代剧。白字戏与同样流传于海丰、陆丰的正字戏有密切的承传关系,因而形成“半夜反”的演出习俗,上半夜讲官话,演来自正字戏的科白(提纲)武戏,下半夜说方言,转演白字戏的文戏。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白字戏曾一度获得发展和繁荣,后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场逐渐萎缩,传统剧目和富有特色的行当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等已濒临消亡。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景阳冈酒
校博
新闻
春晖行动
祖源文化
人物
品牌推介
人生感悟
乡约名茶
劳资无敌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广播
历史
人文
哲学
新闻
旅游
美食
特产
文化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