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宗亲】惊天秘密:毛泽东原来姓姬?

[复制链接]
查看1375 | 回复0 | 2011-1-27 12: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惊天秘密:毛泽东原来姓姬?



毛泽东始祖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子。

据毛泽东祖籍研究人员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

1.西周出年周文王姬昌之子姬郑被武王姬发封于当时的毛地,今河南省原阳县境,是为毛国、爵位伯,其后代以国为姓,是为毛氏。

2.郑灭毛国后,其子孙值守其地,到22世毛遂威楚,仕居赵国(今河北鸡泽),毛伯郑第40世毛苌拜河间献王博士,世称小毛公,其后代的一支又回原阳定居,到西晋末年,毛伯郑第52世毛宝因战乱随司马皇族迁居江南,成为江南喝将被毛氏的传继人。

3.自西周毛封国到西晋毛宝南迁,历时1300余年,传52世主要在中原繁衍,到54世毛璩才正式在浙江衢州定居,传12代后,到66代毛让因仕迁江西吉水,又传约23代,到89代毛太华先云南后湖南,再传20代到毛泽东,历时3000余年,共传108代。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可是,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他们和姓姬的族人有什么分别呢!“真相”是这样的,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在中国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孙就不姓“姬”了。因此便分成许多其他姓氏,中国姓氏多原于姬姓如周姓、吴姓、王姓、杨姓、魏姓、赵姓、韩姓、孙姓、郑姓、冯姓、卫姓、何姓、张姓、谢姓、华姓、于姓、康姓、孟姓、汪姓、毛姓、戴姓、庞姓、熊姓、项姓、贾姓、郭姓、樊姓、霍姓、管姓、石姓、文姓等。

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生在在姬水,因而姓“姬”。

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此,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被打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

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了,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其它的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然而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的王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 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

不过,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统加入。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创造文明的事业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保持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的贡献很大。

如果把改姓周以后的周氏族人包括在内,姬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也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