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文化馆
›
汉字
›
汉字的故事
›
商人的占卜活动——“卜”字趣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二画]
商人的占卜活动——“卜”字趣释
[复制链接]
1445
|
0
|
2013-1-8 2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卜”的甲骨文作“”或“卜”,象形字,像龟甲兽骨经过灼烧后出现的兆纹之形。甲骨文的“卜”生动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占卜起源的生动故事。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对事物缺乏科学认识,他们认为人间的一切取决于上帝和鬼神。因此,上至王室,下至庶人,每办一件事,都要卜问天地,进行占卜活动。商代末期,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几乎到了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的地步。如年成的丰歉、战争的胜负、天气阴晴、出外游猎旅居等,必先占卜,向鬼神问问吉凶。
占卜时,先把修治平整好了的乌龟壳或兽骨的背面凿出一个椭圆形槽,再钻上一行圆坑,依此顺序,排列钻凿下去,然后放在火上烤灼。由于钻孔地方的龟甲或兽骨板已经变薄,一经加热,就出现裂痕,这种裂痕就是兆纹。占卜者根据兆纹判断所卜事情的吉凶。这些兆纹,多是“卜”字形,这就是“卜”的来源。
“卜”字的读音也是根据龟甲或兽骨制好后,放到火上烧灼时发出的爆裂声而拟定的。
《说文解字•卜部》:“卜,灼剥龟也。象炙龟之形,一曰象刨匕之纵横也。”许慎认为“卜”有两个定义:一是指将钻凿好的龟甲放在火上烧灼叫卜,即指占卜的全过程;二是烧灼后的龟甲上留下的裂纹叫“卜”。
商人将占卜的结果刻在甲骨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卜辞。因为这种记事文字全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因而又叫甲骨文。学术界认为,甲骨文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有人称卜辞为殷商时期重要的档案材料,它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活动
,
占卜
相关帖子
•
山东威海旅游促销 每天安排一个姓氏免费畅游
•
山东淄博五一推出30项特色活动 奉上旅游盛宴
•
五一小假 济南楼市活动轮番上演
•
齐鲁户外2013年5月10号【星期五】北京箭扣登长城活动召集帖
•
5月1日,9驴友南部山区40公里穿越活动顺利完成
•
龙腾五一倾巢出,串串烤肉香窝铺!
•
齐鲁户外休闲药乡愉快归来!
•
丛林户外5,1藏龙涧踏青活动照片
•
山东潍坊组织参与“寻找山东最美乡村”活动
•
日照五一假期迎客110万人次 收入3.23亿元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费振龙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