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已经到了临界点。
中国战略家以前制定的绑定中美,是不错的。
问题是,当中国储备了实力,要进行升级继而跳出美国的战略控制时,
就需要进入新的临界态了。
这个时候,就有个激烈的冲突期,
也就是所谓的战略周期。
这恰恰和我曾经提到的“小国赢周期”相合拍。
每一次随着大国之间争夺世界主导权的博弈开始,小国就进入一个相对的赢周期。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
就启动了小国的一轮赢周期,
殖民大国在自相残杀中,逐渐丢失对殖民地的控制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则大规模推进了小国赢周期的到来,
亚非拉国家开始大规模摆脱殖民地大国的控制,纷纷实现了独立。
在冷战时期,
因为前苏联与美国两大超级大国的竞争,
小国(地区)迎来了一个赢时期,
日本、韩国、四小龙,
还有美国庞大马歇尔计划下的欧洲复兴,
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在冷战结束时期,
小国又迎来了一个赢时期,
德国、波兰等国家进入了赢时代。
现在,
又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小国赢时期。
原因在于,
世界的碎片化以及大国的多元化,
勾勒出“谁赢得第二世界,谁就赢得世界领导权”的棋盘。
随着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不能按照以往金融绞肉发展中国家的途径加以解决,
也随着美国进入了“绝对增长,相对衰落”的世界站位,
更由于苏联解体后,碎片化的世界制造出了更多的玩家,
最由于,中、俄、印、巴这些大玩家迅速崛起,
世界进入了“赢得第二世界,就可以赢取最高领导权”的棋盘。
于是,
在最终的世界领导者没出来之前,
或者说在最终的世界核心领导国家没能交互打磨出公平、公正、合理、先进的世界管理系统之前,
世界进入了小国赢周期。
但并不是小国赢时代,
因为小国尽管可以策略性地利用大国左右逢源,
但是这种操作是危险而脆弱的,
更是不确定性极强的。
小国除了要避免大国走入极端发动大战之外,
更要眼观大国互相之间达成共识的速度和力度,
因为这两方面都有可能最终让小国作茧自缚甚至被牺牲......
由
雅志方略独家奉献
并委托
雅志动力国际机构独家发行
2010/8/4 全球线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