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村村通
›
山东
›
刘集镇
›
大桥镇——文化旅游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大桥镇——文化旅游
[复制链接]
743
|
0
|
2010-10-21 14: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山东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河大秧歌
黄河大秧歌是黄河流域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明末在东阿县大桥镇于窝村开始兴起。据当地群众讲,东阿县大桥镇于窝村的秧歌艺人吸收东北、北京、西北高原等不同地域的秧歌艺术风格,融入了黄河沿线的小调,精心编演颇具黄河民俗文化特色的秧歌,每逢乡里赶庙会,闹社火时,便在街头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曲调时而悠扬,时而浑厚,为当地群众所喜爱,久而久之,融入黄河地方小调编演的秧歌逐渐在当地普及起来,群众也习惯地把它称之为“黄河大秧歌”了。清朝初期开始盛行。 “黄河大秧歌”的音调,具有热情、豪放、喜庆的特点,兼容了黄河小调的悠扬、空灵,唱腔常衬以“啊、哈、哟”等虚词。黄河大秧歌以其种类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表演艺术形象逼真而在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呈现出璀璨的黄河区域特色,而且至今蓬勃发展。尤其是以“跑旱船”、“踩高跷”、“抬花轿”、“打腰鼓”、“跑驴”等为典型代表的艺术形式而著名。
由于黄河大秧歌的丰富多彩和多种引人入胜的表演形式,黄河大秧歌多次被邀请参加省、市、县内秧歌汇演,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1993年春节,于窝村的《黄河大秧歌》在聊城地区海峡杯迎春民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05年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游节花车巡游银奖;2006年江北水城(聊城)合唱节一等奖; 2006年江北水城(聊城)合唱节创新奖;2006年度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榴莲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